第223章 汉家疆土,钓鱼岛[第1页/共2页]

贺六和徐文长听到喊声,来到舵室。

徐文长将普罗岛上的汉、倭之争,影佐平成觊觎岛上头把交椅的事一一说给了贺六。

贺六指了指石碑,问老张头:“垂钓岛?张老伯你久在海上餬口,可传闻过此岛?”

徐文长在一旁道:“为了稳固海防,胡部堂曾让郑伯鲁编辑《筹海图编》一书,详列我大明海疆。此中的‘本地山沙图’中,便有垂钓岛。此地的确是我大明的国土。”

第二天,暴风雨终究停了。

徐文长自傲满满的说道:“如果许海把他那五千汉人部下交给我批示,别说三千倭人,就算是六千,我亦妙手到擒来。”

贺六和一众夫役在岛上拾了很多枯木,来到岸边。

一行二十多人,上得此岛。只见岛的中心有十几座石头垒成的斗室子。

世人远了望去,只见福船前面稀有里见方的一个小岛,岛上树木郁郁葱葱。老张头仓猝调剂航舵,在岛边泊岸。

福船之上,只要一名张姓老船工领着二十多个夫役。并无一兵一卒,也无火铳、舰炮。这是为了对许海彰显诚意。

一众夫役,连同贺6、徐文长全都累趴在了底舱里。

老张头带着人,在浅滩上用鱼网补了很多的鱼、虾。

王翠翘去了舵室校订航向,船舱以内,只剩下徐文长和贺六。

贺六有些奇特:“上岛招安,莫非我还要对许海埋没锦衣卫的身份不成?”

贺六感慨道:“都说我大明国土广宽,物产丰盈。本日到了这垂钓岛,才知此言不虚。”

船工张老头站在舵室内,大声的号令着本技艺下的弟兄:“收帆!”、“横桅!”。

徐文长点点头:“既是同舟共济,有件事我要奉告你。登陆前,你要换下飞鱼服。”

王翠翘拿着本技艺里的航图,细心的对比着:“坏了!我们迷航了!赶上这场大暴风雨,算是我们不利。能不能闯出去,就看天意了。”

老张头给贺六夹了一条小黄鱼:“贺大人请用。这但是真正的东海小黄鱼。在杭州城里,能够卖到三两银子一斤呢!唉,这些年,倭寇残虐,海面不平。我们东南的渔民每次出海,既要祈求风调雨顺,又要防着倭寇。实在是苦的很啊。”

未几时,岸边飘零着米香、鱼虾的美味儿。

老张头俄然喊了一声:“前面有个岛!”

徐文长说完,俯下身去,采了一大把的海芙蓉:“我们如有命回浙江,我定要将这海芙蓉送给李先生,算是为他编辑《本草纲目》出一把子力。”

航程的前五天,称得上是万里无云,一帆风顺。第六天,海上风云突变。

暴风、暴雨整整吼怒了一夜。船上的一众夫役已经是精疲力竭。就连贺六和徐文长都亲身下到底舱里摇橹了。

上一刻海上还是晴空万里,下一刻,便是乌云密布。紧接着,一场暴风雨覆盖了海面。

舵室内,王翠翘一阵忧愁:“我们这是到了哪儿了?航向已经乱了套。照如许下去,我们怕是回不了普罗岛了!”

贺六蓦地看到,这些斗室子的东面有一座石碑。石碑上刻着三个大字“垂钓岛”!

大福船固然是浙江海军的主力战船,在偌大的海面上却如一片轻飘飘的叶子般随波而行。

腊月初十,贺6、徐文长、王翠翘上了一艘大福船,自宁海卫返航,直奔普罗岛。

王翠翘欢畅的说道:“我这航图上,亦标注有垂钓岛。我们以垂钓岛为参照,便能重新找回航向。用不了两天,就能达到普罗岛了!”

贺六大喊:“有人落水!张老伯,快派人去救啊!”

贺六和徐文长领着五名夫役寻觅枯木。在岛上行了半里,只见诸种树木郁郁葱葱,很多树木贺六都叫不上来名字。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