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黑心棉衣(二更求解封)[第1页/共2页]

邵大侠道:“快到冬至了。等冬至节那天,我来给武清伯送节礼。您老日理万机,我就不叨扰了,告别。”

邵大侠笑道:“你这小我胆量也忒小了。该死一辈子没发过甚么横财!这笔买卖,我们是顶着武清伯李伟的名义去做的。武清伯是甚么人?李贵妃的亲爹!就算出了事儿,兵部那边也只能哑巴吃黄连!”

邵大侠笑道:“成啊!朝廷是皇上的,李贵妃又能当皇上的半个家。这朝廷的银子,到了您手里,不过是挪了个窝罢了。老百姓不有句话么?叫肥水不流外人田!”

潘万利问道:“裁缝女工我都招齐了!不晓得邵大侠您筹算给每件棉衣定多少本钱?”

李伟一本端庄的说道:“麻雀虽小也是肉!老去你那归醉楼打秋风,我都不美意义了。今晚我来个麻雀宴,宴请宴请你。”

他们已经被活活冻死在空心敌台上了!

邵大侠喝了杯酒:“三百六十行,一行有一行的猫腻。这制棉衣嘛,我传闻猫腻就在棉花上。那些边军丘八,个个生的五大三粗,抗冻的很!用新棉花制棉衣,穿在那些个丘八身上,岂不是暴遣天物?你就不会在棉花上动脱手脚,把本钱拉下来?”

兵部左侍郎吴桂芳问道:“郭部堂,诸位贩子的价单全都报了上来。遵循往年的常例,应当取报价最低者做这单买卖。”

戚继光问:“一共冻死了多少人?”

李伟赶紧将邵大侠让进了客堂。

邵大侠见到李伟忍俊不由。只见李伟的腰间有一根小绳索,绳索上拴着七八只麻雀。那像是甚么国丈爷?活脱脱一个乡间老农。

武清伯点点头:“好,那我就不送了啊!”

邵大侠收了兵部的银票,来到武清伯府。

潘万利面露难色:“邵大侠,这但是兵部下的订单。如果做手脚,今后出了事儿。。。”

邵大侠劈面坐着都城最大的裁缝行老板潘万利。

武清伯用手蘸着唾沫,边数银票边说:“邵大侠说话就是在理!肥水的确不能流外人田!我在后花圃里种了几亩菜。常日里屙屎屙尿都是在菜地里!”

郭坤道:“罢了!就这么着吧!把这单买卖,交给武清伯李伟去做!他的报价是每件六两银子,二十万件就是一百二十万两。你明日去趟户部,让户部把银子划到兵部的账上。”

吴惟忠委曲的说道:“大帅,你看看,他们身上都穿戴新棉衣呢。”

邵大侠起家:“武清伯的美意我心领了。归醉楼那边一到早晨净是老客。我得畴昔支应着点。”

一名兵士给戚继光抱来几件新棉衣。

戚继光“格登”一声跪倒在六名被冻死的兵士身前:“弟兄们!我戚继光对不住你们啊!我这就去都城,替你们把那些黑心的贩子全都砍了!”

说完,邵大侠把银票递给了武清伯。

既赚了大笔的银子,又能通过这单买卖跟国丈李伟交好。邵大侠真可谓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蓟州镇掌军大帅戚继光,近乎猖獗的往一个空心敌台上跑着。

邵大侠喝了口茶,道:“要说做买卖嘛,赚小民百姓的钱必定是慢。这一回,我们赚的是朝廷的钱。没有比朝廷的钱更好赚的了!”

三今后,兵部大堂。

武清伯李伟正蹲在后花圃里,拿一个破筐抓麻雀呢。

邵大侠从怀中取出一沓银票:“这是德泰钱庄的银票。每张两万两,一共四十万两。还请武清伯点收。”

一件棉衣本钱二两银子。二十万件本钱不过四十万两。而兵部、户部划出来的银子却有足足一百二十万两。一来一回,就有八十万两的利钱。邵大侠跟李伟二一添作五,邵大侠能够分四十万两!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