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大明疆域虽广,却无一寸是多余的(三更)[第1页/共2页]

转头,俞大猷又对殷正茂道:“我们先在此地驻扎五天,静观其变。如果五天后,安南人不卷土重来,我们再出兵回南宁。”

当初俞大猷罢免,恰是因为妖妃奴儿花花向隆庆帝进了谗言。

贺六闻言,亦道:“殷总督这么一说,的确奇特的很。”

贺六道:“敢问俞将军。如果安南真的倾国之力北侵,我们是否有必胜的掌控?”

俞大猷点头:“未几见。故而白日我说有蹊跷。兵戈不是宴客用饭,安南举国之兵北侵,连照面都不打就全军撤退。这内里必定有甚么诡计阳谋的。”

贺六感慨道:“怪不得张居正说,现在大明有两柱。北疆之柱戚元敬、南疆之柱俞志辅!俞大帅果然是我南疆的定海神针!”

刚巧,他碰到了俞大猷。俞大猷正在看星象。

殷正茂笑道:“那是天然!狼兵兵戈是短长。打赢了,要赏钱更短长。”

俞大猷说了一句话,振聋发聩:“大明边境虽广,却无一寸是多余的!哲达山虽是荒山,倒是我大明的国土!每一寸地盘,都值得我等用鲜血去保卫!”

俞大猷一脸浑厚的笑容:“行军兵戈,我能够连着三天三夜不睡觉的。我在看星象。”

俞大猷道:“命你率一千狼兵,深切安南境,追击安南军后卫。不斩他四百颗人头,不准出兵!”

瑶人将领道:“末将领命!”

贺六蓦地想起姑苏文会上,何心隐的狂人狂语来:“天子,亦需有人去管!”

四万广西边军到达哲达山下。南疆多密林,故而俞大猷部下,多是钻山穿林如履高山的步军。

两万安南军,几近全都龟缩驻扎在哲达山上。

贺六道:“俞大帅,这么晚了还没睡?”

俞大猷半嘲不讽的说:“老殷,你就是小家子气!凡事就爱扒拉你的算盘子。要照着我的意义,直接从镇南关挥兵南下,吞了那安北国,将它重新变成大明的交趾布政使司不就得了嘛?”

这时候,殷正茂走了过来:“阿勤惹班师了?”

俞大猷叹了声:“唉。这些浮名又有甚么用呢?一个小娘们随便说几句话,我的兵权还不是说丢就丢了?若不是我运气好,回籍途中偶遇海匪反叛,打了一仗。说不定我现在正在福建故乡的水田里割稻子呢!”

俞大猷果断的说道:“不成!我早就派细作到安南境内散出话去:安南人若敢杀我一个明军将士,我定要他们十颗人头偿还!我老俞不能食言啊。他们杀了我们哨所里的四十多个袍泽弟兄。我定要斩下四百颗安南人的首级方可罢兵!狼兵副将阿勤惹安在?”

俞大猷点点头:“斩了八百颗安南人头。你得给他部下的瑶人弟兄,筹办八千两的赏银。”

贺六问道:“俞大帅,安南人这么大张旗鼓的犯边,之前多见么?”

四万兵马,被他分红了五路。此中两路作为预备兵力。剩下三路,从南、北、中三个方向,直扑哲达山。

殷正茂对贺六说:“六爷,你瞧老俞此人,天生爱兵戈!我的老俞啊。你有没有算过这么一笔帐。我们兼并安北国轻易。可兼并以后呢?你得派兵耐久驻守吧?军饷、粮草、补给,样样都要银子。安南人又是全民皆兵,会四周袭扰我们的驻军。驻军有伤亡,又要银子抚恤。算来算去,占了他那蛮荒之地反而得倒贴!宣宗爷恰是看破了这一点,才撤消交趾布政使司,准予安南复国。”

俞大猷闻言,对劲的说道:“阿勤惹干的不错!”

俞大猷其人像汉武侯周勃,笨人打硬仗。他向来遵守着以攻为守上上策也的古训。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