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我要赶你走[第1页/共2页]

“上谕:罪官吴良庸处查得二百八十万两脏银,除七十万两交予浙直总督衙门筹措军需粮草,其他银两,尽速运至都城。锦衣卫查检百户贺六夺目强干,为朝廷履建功劳,特加广威将军散阶。”

严嵩道:“启禀皇上。锦衣卫在江南查抄出吴良庸的二百八十万两银子,居功至伟。国库空虚,这笔银子恰好能够解一解燃眉之急!臣和徐次辅、几位阁员议过了。这二百八十万两银子,拨出七十万两给胡宗宪做军费。五十万两给工部,兴建白卯河、吴淞江的大堤。六十万两给河南河道衙门,疏浚黄河河道。四十万两给兵部,从弗朗机人手里采办一百五十门快炮加强蓟州、宣府、大同的防务。这些都是当务之急。。。”

胡宗宪摆摆手:“老六。我说句不恭敬的话。你只是锦衣卫里的一个好人罢了!朝廷多了你,少了你都不打紧。跟大明的江山社稷比拟,你的命不值一提。可你去捅两淮盐务这个马蜂窝,会让江南宦海大乱!宦海乱了,江南也就乱了。江南是朝廷的财税重地,江南一乱,牵一发而动满身!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你让朝局大乱!”

官方纷传嘉靖帝贪财好货,此言实在不虚。他在内承运库中的银子都已发了霉。国库空虚,六部周转不灵,他竟从未拿出过一两一钱银子支撑朝局。

贺六不再装胡涂:“胡部堂是怕我捅了马蜂窝,不能满身而退?”

“分了吧,都分了吧!官方有句话,叫财散人聚嘛!不过是朕住的宫殿破一点,敬天祈福的道观破一点。。。。”嘉靖帝道。

贺六道:“胡部堂言重了。比起部堂您在东南每日的宵衣旰食、夙夜忧劳,我这点小小的功绩又算得了甚么呢?”

青纱帐里的嘉靖帝又道:“你们如何说如何是吧。严嵩,你们内阁拟一个条陈,把这二百八十万两的用处写明。司礼监批了红,这笔银子就按你们的‘旨意’用了吧!散了吧。”

大明的封疆大吏,内宅皆是都丽堂皇。胡宗宪这个浙直总督,乃是两京一十三省的督抚之首,内宅却朴实的很。一张饭桌,一张木床,一张书桌,一个书架,几百册书,这就是胡宗宪内宅里的统统产业了。

嘉靖帝说“旨意”两个字的时候,用心减轻了语气。二百八十万两银子,竟无一两进他的私库,他这个做天子的竟然心有不甘。

/x看正Z版“J章*节O上"v-◎

裕王问:“徐徒弟何出此言?”

耳目禀报丁旺:别说拿住胡宗宪贪腐的证据了。他连普通的冰敬、炭敬、节礼这些黑钱都是不接的!正二品大员一年的九百两俸禄银子,竟有一半儿让他捐给了戚继光、俞大猷军中。

一名老仆人在饭桌上摆上了几碟小菜,一壶酒。

徐阶道:“明日御前议事倒会呈现一件奇事。我们和严党的人,会破天荒的支撑同一道奏折。”

严嵩已经年过八旬,嘉靖帝准他殿前就坐议事。他的身边,站着本身的儿子――小阁老严世藩。

胡宗宪问:“查抄吴良庸脏银的差事你办完了。筹办何时回都城?到时候我必然送你。”

胡宗宪点头:“不,你不但没有获咎我,反而对我有大恩!我只是不想看你捅两淮盐务阿谁马蜂窝!”

徐阶是裕王的教员,在本身人面前,裕王一向尊称他为徐徒弟。

贺六难堪的一笑,心想:明里的差事办完了,暗里的差事――清查江南盐税的事,还没理出来个眉目呢!他如何能走呢。

严嵩是多么的聪明人,他赶紧禀奏道:“皇上是天子,天下的百姓都是皇上的子民。我大明以孝治天下,天下臣民大家皆存了一颗贡献君父的心。臣已和内阁商奉迎,剩下的六十万两银子,全数用来给皇上补葺灵济宫、朝天观。”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