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8 章 进退失据的多尔衮[第1页/共2页]

清军的几十门红衣大炮架在城外日夜轰击,但大同城身为明朝九边重镇之一,其城墙的坚毅非同平常,想等闲破城谈何轻易?在另一个时空,姜瓖便死守大同将近半年之久。

但是,多尔衮固然击败了姜瓖以及其他救兵,却没法及时攻陷大同,也没法攻破雁门关进入太原盆地,而此时的山西几近全数都是暴民,叛逆兵总数加起来数十万之多,山西一省不复满清统统。

而山西还是山东,对北京来讲如同摆布两臂,落空任何一个都如芒在背。而如果两省都失的话,遭到两面夹攻的北京已经没法再守。

姜瓖背叛,明军北伐,两边共同的密丝合缝,而此时的八旗兵被管束在山西疆场上,想及时声援山东都不成得。

经历过伐明失利,内部动乱以后,满清朝廷内部再也没了刚入关那种放肆,那种自傲。

就在多尔衮在大同进退失据之时,俄然传来谍报,南明齐王陈越亲率三十万雄师北伐,其前锋已经攻入了兖州。多尔衮大惊!

本来的时候,八旗兵骄兵悍将都觉得明军孱羸,毁灭明军指日可待,而现在却没人再这么想。

而现在,山西的叛军没法安定,南明的军队又攻入了山东,本身到底该何去何从?这一刻,便是以睿智勇武著称的满清睿亲王多尔衮,也不由得苍茫了起来。

以太原代中为根底,姜瓖分拨军队四下攻城掠地,而各地大明士绅义民也纷繁举义,除了平阳、汾州少数府县以外,山西大部分城池处所重归大明治下。

北京

但是进入了北京,见地了汉地的繁华以后,也一样有很多人不肯落空现在的统统,不肯重新回到东北老林子里过那种茹毛饮血的日子。

但是没了八旗老爷为后盾,绿营兵们的战力也降了很多,任是洪承畴使了浑身的解数,却迟迟没法安定山东的兵变。

满清朝廷严峻的会商以后,决定必须先安定姜瓖之乱。

谁晓得,博洛和吴三桂正在猛攻潼关和顺军交兵,另一起偏师姜瓖却俄然造反,并且敏捷攻占了太原府。

姜瓖亲身带领五万军队出雁门关,在马邑和清军狠狠打了一仗,不敌以后退回了雁门关。而姜瓖固然没有击败清军,却也使得清军没法尽力打击牛光天镇守的大同。而同时,长城外的镇羌堡、玉林卫的守军也举兵呼应山西叛逆,将领们带兵声援大同,却被多尔衮批示着清军击败。

但是多尔衮也晓得潼关以西是顺军的天下,如果博洛和吴三桂停止打击,顺军很能够会追击,或者试图通过潼关占有河南,以是博洛吴三桂不是想撤便能撤的。

十月十六日,多尔衮带兵包抄的大同,叛军守将牛光天宁死不降,死守大同。在八旗兵的威胁下,投降的炮灰绿营对着大同展开了一波又一波的打击,却始终没法霸占。

山西西邻黄河东面便是河北平原,对位于燕山南麓北京有着高屋建瓴之势。如果任由姜瓖占有山西,其随时便能出兵攻伐北京,而北京却还无险可守。

孝庄太后是科尔沁蒙前人,亲身与蒙古王爷谈判,才从蒙古各部抽调了两万马队到了北京,编入了蒙八旗,从而震慑住了蠢蠢欲动的朝堂,这才有了派博洛吴三桂等出兵安定陕西顺军残部之举。

而现在,牛光天死守大同,姜瓖兄弟已经霸占了太原,招募义民参军,兵力扩大到了十万之多。

北都城内的八旗兵有八万人,此中两万是蒙古兵,两万多是经历了多年厮杀的八旗老兵,剩下的都是旗余。而汉军旗都被派出弹压兵变去了。以是,这八万军队便是满人最后的依仗。当然,在东北另有一些留守的军队,不过数量已经未几。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