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卷 促节萦红袖 清音满翠帷[第1页/共3页]

贺兰临也瞧了一眼下方的崔奕,轻笑道:“兰陵郡王自来韬光养晦,不谙寒暄,无怪他对此美景却如坐针毡普通。”说毕,二人大笑开来。

琼台上盛宴已开席,两个头上带着珠玉刺绣尖顶蕃帽,大红窄袖胡衫,一色织金尖头锦靴,腰间系着银蔓垂花飘带的回鹘女子跟着侍女上了高台上,一旁早已坐着抱着月鼓竖琴的胡姬。乐声起时,那两个回鹘女子随之起舞,回旋腾蹋,摇摆生情,月鼓声声中还模糊有胡衫上缀着的金铃清脆响声,好不欢畅。

赵瑛娘微浅笑着:“这技艺怕是难有人能超出了,不愧为教坊第一人。”这奖饰倒是极其诚心,毫忘我心的。窦二娘子冷了脸,嘲笑不语。

窦大娘子忙瞪了她一眼,又向瑛娘笑着赔不是:“阿婵向来是口无遮拦,瑛娘莫要怪她。”

瑛娘摇点头,轻叹口气道:“阿娘自来身子不好,我去眷写经籍求保安然。”

待胡旋舞毕,两位胡女向着席上欠身施礼,一时候喝采之声不断,更是抛了诸多绫绢上来,奉养的胡姬一一收下。二层下款款下来一名侍婢,向着两位胡女低语一番,引着她们径直去了楼上。

沈安青浅笑作答:“不过是会些粗浅茶艺,娘子高看了。”

睐娘连连点头,笑着拉她坐下:“恰是呢,方才还说不见你,你如何一人坐在那边了,却不来寻我。”一旁的胡姬见几人谈地投机,忙送了瑛娘的食案坐席来,好教五人一处坐下。

沈安青冷眼瞧着,这位瑛娘虽是笑容得体言谈有礼,只是对睐娘与窦家姐妹始终有些客气和疏离,不似她们所说的那般靠近。

睐娘瞧见了,搁动手中酒盏,伏在沈安青耳边低声道:“怕是这两个胡女就是为了献给太子的。”

沈安青吃了一惊,这位瑛娘初度见面便要随本身学茶艺,她望了一眼睐娘,睐娘笑盈盈地点头道:“再好不过了,瑛娘聪明过人,想来必能学成。”

太子笑着看了他一眼:“临郎公然深知我意。”贺兰临与贰心照不宣地一笑。

睐娘也不住点头道:“公然好听。瑛娘你最通此道,倒是如何?”

瑛娘笑着道:“我本日是打慈恩寺过来的,来得晚了些,已是开席了,故而便在那一处坐下了,未曾见到你们。”

赵瑛娘暖和地笑着:“无妨,婵娘也是偶然的。”

睐娘忙道:“她是青娘。”

窦二娘子气上心头:“琵琶弹得再好又如何,还不是个歌伎,偏生这些人如珠似宝地捧着她。”却未曾想一旁的赵瑛娘也是擅奏琵琶之人。

沈安青笑着摇点头不发一言,赵瑛娘也是绷不住笑了起来,低声道:“罢了,别再笑她了,她也是不好受呢。”

世人跟着瞧畴昔,只见一名身着莲青越纱素面襦裳,一条丁香色银线忍冬花间裙的年青娘子,正微微含笑坐着,瞧来穿着并不出众,打扮也非常平常,只是那份温婉却叫人一望便知。

div lign="ener">

高台上琵琶声起,席上一时都温馨下来,只听那弦动铮铮然,清澈之声响彻琼台,弦高时如金击玉碎,迸裂而出,震民气弦,低时又如窃窃低语,浑然在耳,惹人入胜,那曲调行云流水普通缭绕在琼台四周,向碧波盈盈处散开去,直到最后一声弦动,余音绕梁,久久不断。

太子瞧了一眼楼下宴席中端然正坐的崔奕:“崔奕非常呆板无趣,连赴这等宴席都是如此不苟谈笑,真真是绝望。”

窦大娘子轻声安慰道:“瑛娘如此孝敬,想来赵夫人必能身材安康多福多寿。”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