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五章 何所惧![第1页/共2页]

这也就意味着,他的综合气力,已在当年的曹操之上。

庞童淡淡道:“袁绍虽大要上看起来强大,但他两个儿子争夺储位,其麾下谋臣武将们也分红两个派系,相互明争暗斗,内哄重重。而我军兵马虽少,却胜在众志诚城,高低同心,并无派系之争。”

而汗青上的曹操,并没有握有荆州这片膏腴之地,到他这里,却有荆州百万人丁的支撑。

邺城之南。

徐晃也跟着道:“文远所言极是,许都乃帝都地点,一旦许都失守,则中原必然民气浮动,各州不战自乱,以是此番决斗的关头,就在于我们如何守住许都。”

除此以外,各州关键之地,以及许都城,也要分出兵马留守。

南下的大道上,数不清的士卒正昂扬前行,帛延数十里,一眼望不到绝顶。

苏哲熟知汗青,岂会不记得,汗青上的袁家但是斗到你死我活,官渡之战兵败,袁绍病身后,袁谭和袁尚两兄弟乃至直接开战,袁谭更不吝投降了曹操。

苏哲拍案而声,目光如刃,一身豪情狂燃而起,决然道:“袁绍虽强,不过是外强中干,当年我不过荆州一小县令,就敢反了刘表,本日我手握中原诸州,雄兵十余万,另有尔等这些当世豪杰互助,我还怕他袁绍不成!”

战意爆涨!

乃至,袁绍还在胡想着,他雄师尚未度过黄河,中原诸州就已土崩崩溃,望风而降。

战旗滚滚如涛,遮天蔽日。

跟从着他们身后的,则是近三十余万民夫,数以万计的骡车,满载着百万斛粮草。

袁绍却并没有缓慢南下,而是渐渐吞吞,以日行不过三十里的速率行军。

九万对二十万,光参兵力上来看,苏哲处于绝对下风。

……

从邺城通往黎阳的大道上,二十万袁军步骑,浩浩大荡袭卷南下。

在颠末十余日集结,各处罚兵摆设后,苏哲留苏飞守许都,留董昭,满宠,马良等代理丞相府事,调拨粮草,他本身则率九万雄师北上,前去与袁绍决斗。

独一有所分歧的是,汗青上的袁绍是手握冀并青幽四州,而现在的青州却在他手中。

而在洛阳和宛城一线,亦要留给李严近两万兵马,防备西面关中强大的董卓个人。

苏哲眼下是手握荆豫兖青徐司加淮南之地,固然颠末烽火苛虐,人丁严峻不敷,但到底也有五个半州,满打满算也能凑齐近十五万兵马。

他的这份悠哉,仿佛胜券在握,早一日晚一日都无关严峻,苏哲只要被辗压的份。

连兵带民近五六十万人,这一战,袁绍已是几近变更了河北三州统统能变更的力量南下,志在必得。

他还是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帝都也还是在许都,以是袁绍打击的计谋,也必会如汗青一样,直趋许都。

看着众将差未几集齐了,苏哲才把手中蚕豆往案几上一扔,大声道:“袁绍率二十万雄师南下,动静你们应当已看到了,这能够说是我们起兵以来最强的仇敌,如何应对,你们有甚么高见,大可直言。”

刀枪如林,反射着刺眼寒光,几欲将彼苍映寒。

纸是包不住火的,何况苏哲也不筹算包,第一时候就把袁绍雄师南下的动静,遍传给了众文武,并叫他们前来大堂议事。

唯是这十五万兵马中,寿春方面要留给文聘近一万人马,防备江东的孙策。

长剑出鞘,苏哲剑指北方,豪然道:“袁绍敢来送命,我就叫他有来无回,我们并肩一战,杀他个片甲不留,一鼓作气,顺势篡夺河北,一统北方!”

砰!

汗青固然已被他窜改,曾经的中原霸主曹操,被他取而代之,但中原的情势,却与汗青上并没有窜改。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