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封正在冷静计算步数,却忽听身后异响传来,只得抽刀回身,却见身后乃是一身长八尺大汉,面色通红,手中也是拿一把短刀,此人显是未能推测刘封反应如此迅猛,方才近身便已被刘封抵住了咽喉,转动不得。

此时天气已然过了中午,刘封心知诸葛亮伏击曹军前部,必将战至次日天明方可返还,便当即入了樊城帅府当中,将孟瑶叫至身前,低声说了一番私语。

只过了不到半个时候,刘封倒是已经一袭布衣,手中拿一口短刀,现身于襄阳城门以外,仿佛一副游侠打扮,襄阳城中百姓,已然晓得刘琮降了曹操之事,倒也不惧战事,已然人声鼎沸,一副平和之气象。

刘备明显已是承认了诸葛亮战略,刘封也是百无聊赖,等候看诸葛亮派其去那边设伏,好过阵前演练孟瑶所教习之阵法,晋升其麾下那四百马队战力。

刘封既已解缆,便不再顾虑新野之事,贰心知以诸葛亮之能,有默算偶然,又有天时天时互助之下,定能满身退回樊城,而令其担忧者,便是入了樊城后之事,虽在刘琦去往江夏之时刘封便已奉告,一旦曹操派雄师出动,便教其清算兵马,静观其变,一旦刘备遇险便率军救之,但樊城至江夏路途悠远,如果照顾家眷前去,则必将会沿途与曹军恶战数次,刘封一起苦思应对之策,倒是已然到了樊城城下。

“智囊此计甚妙,如果以新野空城静待曹军,便可出乎曹军料想以外,再突袭其前部,此战定可战而胜之,请智囊命令便可。”

但事已至此,刘封却也不得不领命,想到此番撤入樊城,并无人晓得,故其麾下亲兵应是无甚伤亡,心下才稍安,抱拳领命道:“封谨遵智囊之命,诸位家眷交于吾手,但请诸位放心,伤了一分一毫,封便以命相抵!”

孟瑶听了刘封之计,却只是点头,并不附和刘封那兵行险着之策,而后刘封却又对峙己见,孟瑶终究才勉强点头,口中言道:“将军明日天明前定要回到樊城,不然诸葛亮等人返来不见将军,定会生疑,于将军并非善事。”

新野小县,城中本无很多百姓,半个时候未到,百姓便已清算伏贴尽皆立于城门以外,等待刘封调遣。

刘封略一点头,又叮咛了孟瑶一番城中设防之事,便离了帅府。

抛下这番谈吐,刘封便仓促收支了议事厅,撤退全城苍肇事关严峻,虽此时百姓多数已然得知了曹军来攻之事,却未曾想全城撤入樊城,故刘封第一时候便到了军中,命黎闯率军驰驱相告,半个时候后便于城门处调集解缆。

刘封将众将家眷送入樊城,便登上城墙察看黎闯船只,见其俱是远远在白河之上奔樊城而来,心中这才稍安,此时刘封环顾四周,俄然见樊城之南,襄阳城隔着汉水几近清楚可见,刘封心中一动,便是涌出一计。

因为刘封手中独一四百马队,一番考虑之下,便教黎闯领兵一百,与城中百姓乘船赶往樊城,刘封亲身与孟瑶领兵三百,护送众将家眷长幼,兵分两路,浩浩大荡便赶往樊城。

刘备与众将听言眼中顿时一亮,而刘封则是一副沉着神情,心知诸葛亮意欲火烧新野,待曹军前部混乱之时再放水淹之,如此便可重挫曹军锐气,为其下一步筹算博得时候。

“将军怎能够身犯险,待那诸葛亮来此,必会有战略脱身,将军如果擅自前去,一旦有了闪失,情势危急之下恐别人难以保全将军安危。”

但诸葛亮刚一开口,便是让刘封吃了一惊,只见诸葛亮略一思考,便看向刘封,慎重言道:“此次伏击曹军,便是为城中百姓及诸位家眷赢取时候,好教其撤入樊城,子威将军一身武力,更兼颇通策画,现命汝引本部四百马队,护送城中百姓及诸位将军家眷,速速撤入樊城,子威将军对此不成懒惰,刘琮已然投了曹操,此事如果泄漏风声,恐其截击,故需马上解缆,刚才吾已派士卒赶往樊城,接引子龙将军引五千军前来新野共击曹军前部,子威将军到樊城后,便以本部及城中一千军士守住樊城,静待吾等。”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