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等觉得如何?”看向世人,曹操问道。

率军驰援邺城,战得胜,袁尚对击退曹军更没了信心。

曹操嘴角勾起浅含笑容并未言语,郭嘉起家问道:“敢问崔公,曹公倘若允了袁显甫投诚,河北一地刺史,当由何人担负?”

“偃旗息鼓?”曹操淡然一笑:“崔公谈笑。战事一起,如何偃息?”

“等着!”军官丢下一句,令几名兵士看着崔琰等人,他则往虎帐奔去。

眼睛眯了眯,眸子中闪过一抹冷厉,曹操向崔琰问道:“崔公,可有此事?”(未完待续。)

眼看快到曹虎帐前,劈面过来数名曹军。

“崔琰!”崔琰报了名姓。

郭嘉点头说道:“崔公此言底气不敷,显见倘若安插别人,袁显甫必然从中掣肘。”

“倘若曹公不允袁尚坐领河北,他必将负隅顽抗。倘若允其坐镇河北,雄师撤后,他将疗摄生息,待到羽翼饱满再与曹公为敌!”郭嘉说道:“如此用心,曹公不成不查!”

崔琰说的头头是道,倘若不是起初郭嘉等人已有料断,曹操还真能够被他压服。

才入帅帐,他现帐内坐满了人。

半晌以后,袁军虎帐走出数骑快马。

带人迎上来的曹军军官抬手喊道:“来者止步!”

见无人辩驳,崔琰说道:“曹公欲得者乃是河北,长公子不过坐镇青州一地,虽是投效曹公,河北却在袁家之手。三公子故意投效,倘若曹公许其一线朝气,公子必将感念恩德,自此效死跟随。听闻许都已遭五公子篡夺,曹公若可定下河北,挥兵南下,何愁很多不会失而复得?”

“如何两难,愿闻其详!”曹操比划了个手势。

抢先一人恰是崔琰。

豺狼骑四周搜索,又怎能够搜的到马飞等人。

眼看邺城将破,袁尚心如乱麻。

“不过权宜之计,公子不必在乎。”崔琰说道:“河北日渐凋敝,倘若可投曹操,彼必将河北交托公子。公子可疗摄生息,此消彼长,待到曹操势衰,公子再帅河北猛士一举将之击破,又怎会无颜面见列祖列宗?”

与他见了礼,曹操问道:“崔公不在袁显甫身边,因何来此?”

麾下世人丁径分歧,曹操向卫士叮咛:“请崔琰来此相见!”

“断不成允准袁尚投诚,我军正处上风,将之击溃,袁谭自会招募袁尚旧部。”郭嘉说道:“届时曹公击破袁谭,也是有了话柄。”

“倘若公子不弃,某愿前去!”起初劝降袁谭未果,崔琰始终耿耿于怀,代袁尚向曹操投诚,他自当大力而为。

“曹操所欲不过河北罢了。”崔琰说道:“长公子为求自保已投曹操,河北在公子之手,倘若公子前去投效,他怎会不允?”

坐于帅帐内,袁尚满面笑容。

扫了一眼世人,曹操说道:“你等若无贰言,便依奉孝之计!”

神采一片暗淡,袁尚说道:“某投曹操,待到百年以后,有何脸孔去见父亲?又如何面对袁家列祖列宗?”

“袁尚领军驰援邺城,新遭我军挫败。”郭嘉说道:“彼必以为河北难保,崔琰此行,不过前来投诚罢了。”

“决然不成!”郭嘉说道:“曹公一旦允准袁尚投诚,袁谭便无机会背叛,河北仍在袁氏手中,今后必生祸害。”

“某来此处,恰是奉了显甫公子之命!”崔琰说道:“曹公雄师进击河北,现在已是数月不足。将士疲敝苦不堪言,曹公何不偃旗息鼓,解将士倒悬之苦?”

“显甫公子愿投效曹公,自此牵马扶鞍。”崔琰说道:“曹公眼下虽是兵锋正盛,但是显甫公子麾下兵马也是很多。且审配镇守邺城,等闲难以破得,倘若厮杀下去,两军将士苦不堪言,曹公也将陷于两难。”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