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 义帝投袁[第1页/共3页]

何白又道:“陶谦借道袁绍,今后定有他的大坏处。东莱王不知所踪,想来是与袁绍有绝对的干系。但是事情已经产生了,汝等也不消过分担忧,此事于我并非大害。”

“起码袁绍在没有亲见奉天子令不臣之威时,是不会主动去做的。是以,袁绍决不会强奉东莱王为帝,只会故作不知,还会克意的淡化汉帝在关东的感化。”

“甚么?东莱王与何王太后,唐王妃三人不知所踪了?”

何白暗道:何太后不学无术,只对权力财帛正视,何时会想去求仙了道。如是自已与卢植听闻,必知有假。张奋不体味她,天然会被她所骗倒。

何白闻讯大惊,这又是如何回事?东莱黄县位于后代山东的蓬莱市,内有东莱都尉张奋镇守,海上又有青州水兵巡查本地,何人能够将他们三人劫走。

何白冷哼一声,说道:“我本想让东莱王于东莱得意其乐,离开了汉室颠覆时的灾害。不想他却不知好歹,并不领我之情。也罢,也罢,天要下雨,娘……且看在别人之手,会不会有在东莱这般自在安闲,无拘无束的。”

何白恐青州吏民对于东莱王的逃离会产生不好的设法,只得留在北海,并来往于齐国青州城安抚民气。因为陶谦的首鼠两端,何白不得不将淳于琼及汪昭两部从齐国调来,驻扎于北海平昌、安丘及东莱的黔陬三城,防备徐州兵马。

现在一向还心胸汉室的,只要各地的士族与少量寒族罢了。何白大可在青州广开民智,生长民生,会聚粮草,并以百姓士子替代士族。有青州三百万百姓的支撑,再有十万武装到牙齿的雄军,横推天下也不是不可。挟天子以令诸侯,就由曹操去干吧。

暗怒了一会后,何白却并不担忧。自已要走的是基层的百姓线路,而不是走上层的士族线路。相对士族来讲,百姓们早已对汉室完整的绝望了,不然也不会有黄巾之乱产生。若非黄巾军没有雄主,这天下或许早就变色了。

此时一脸风尘之色的王脩拜道:“部属刚到胶东,却闻贼曹下吏留守的耳目回报,不其山中突现三千精兵,簇拥东莱王望琅琊国而去。部属闻报大惊,急行军前去追逐,却于黔陬县之西被伏兵所破。折兵大半,只得眼睁睁的看着东莱王被带出了东莱,进入琅琊国中。”

何白说道:“奉天子以令不臣,是以天子的声望来使本身强大,尊奉朝廷来威服四方。叫那些不平朝廷办理,目无天子的家伙们自食其果。但是,在强大自已的同时,天子的声望也会日渐高涨。今后若想取而代之,彼时天子的声望将是其篡逆的绊脚石也。”

“在这两年中,关东没有汉帝利用权威,袁绍仰仗四世三公的名誉几近能够横行天下,无人能与之相抗。他如果尊奉东莱王为汉帝,那这四世三公的名头就必定被汉帝所压抑住,这对袁绍来讲,只会弊弘远于利。”

但是袁绍大怒,急令应劭当场将东莱王母子三人收押,不得送予冀州,更不得让别人晓得东莱王在其手中。只令应劭篡夺东莱王的传国玉玺,亲身送到清河去。

“部属大惊,急欲返回平叛。此时何太后言说,叛军势大,黄县凶恶,她与东莱王及王妃就不返回了,可自行持续前去不其崂山。到北海以后,自有北海的兵马扈从。部属心急平叛之事,一时没有多加辩白。因而就在掖县与之别离了。”

卢植沉声说道:“东莱王为禅位的义帝,有大义名份。现在又复得传国玉玺,名份愈正。加上另有四世三公的袁本初在旁扶立,关东能够会一呼百应,复尊东莱王为帝。而袁绍明尊实篡,这天下之势……将尽入袁本初之手矣,此难道大害?”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