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馆驿召赵云、马良前来议事,此次江东之行有惊无险,达成开端目标,但北方打算有变,还需再做筹议。

“杀鸡焉用牛刀?”鲁肃却点头道:“今曹贼回朝,必来徐州主持大事,此乃亲信之患也!将军欲立威服众,当往淮南统兵,若能破曹入徐,则江东高低天然民气悦服。吴郡之变,不过疥疮之疾,只需遣偏将便可讨之。”

张飞守江西威慑东吴,让他们不敢轻举妄动,而张郃、于禁不肯与曹军交兵,恰好调至江陵,随时可取豫章。

“幼常之见与我不谋而合!”刘琦深觉得然。

孙桓也是东吴前期的杰出将领,刘琦遂拜孙策宗子孙绍为讨寇将军,孙韶为安东中郎将、孙桓为武卫都尉,领兵五千往吴郡讨贼。

孙韶答道:“郎氏乃余杭豪族,虽未着名流,却田产极多,今纠集宗族呼应孙暠,已聚众千余人。”

马谡言道:“以吾观之,张昭常日以刚正示人,却极善投机,一旦淮南战事倒霉,恐又弃主公降曹,此人不成独任大权。张纮平素低调,不敷以服众,唯鲁子敬乃真豪杰,再有诸葛子瑜帮手,足以稳定局势。”

赵云抱拳道:“某会脱手!”

自江夏解缆时,刘琦已调庞统、张飞、张郃、于禁众将回荆州,各自整兵备战。

马谡点头道:“兄长此言是也!主公代领江东,本就民气不平,若再用亲信之人,无异于喧宾夺主,反斥其心也!愚觉得还用江东旧将,再用新练兵卒,跨淮北进,以显主公之能,如此方可叫东吴高低心折。”

鲁肃笑道:“远在天涯,近在面前!公礼乃吴侯亲信,曾得其亲身指导,今统御孙河旧部,以亲兵讨逆,必然所向披靡。”

刘琦笑道:“无需至公子统兵,只要挂帅出行便可,可由虞仲翔为参赞,军中之事皆由孙将军决计便可。”

他固然对汗青人物比较体味,但现在局面大变,诸多事件走向已经不成瞻望,他也是局中之人,更要多收罗这些谋士的定见。

刘琦感觉此人名字陌生,蹙眉道:“郎稚何许人也?”

不过朱据和张温也是江东豪杰,张昭给本身做媒,这小我情要还,便征辟二人随军出征,也算是对这些年青后辈的一次历练。

鲁肃忧心道:“至公子身份虽贵,却从未参与军政之事,恐难以服众。”

刘琦深觉得然,问道:“淮南兵马不成轻动,今东吴境内,可有大将之才?”

刘琦笑道:“二位言之有理,翼德于江夏南北照应,威慑江东。若孙瑜忠义明智,献出庐江,便可直趋淮南助战。各路人马早已安排结束,无需变更,子龙一人可比东吴十万兵,我有诸位相陪便可!”

此时徐庶在洛阳、诸葛亮在颍川,二人兼顾中原军事,看江东局势用兵,如果江东大乱,则先回江南,若刘琦此行顺利,则持续北伐。

孙韶抱拳道:“将军思虑全面,末将并无贰言。另有伯父三子孙桓也已长大成人,文武兼备,与至公子同窗长大,常有参军之志,可召入军中。”

江东境内,豪族世家盘根错节,乃至能摆布孙家,这也是孙权前期大开杀戒的启事之一。

纵观东吴高低,包含周瑜在内,刘琦感觉唯有鲁肃才是真正的国士,洞悉时势,保全大局,其别人做事,或多或少都有本身的谨慎思。

鲁肃明白刘琦之意,点头道:“此论甚善,近年来江东战事倒霉,多有记念讨逆将军者,至公子安抚吴郡,必能众望所归。”

马谡笑道:“赵将军技艺不下于张将军,若江东诸将不敌曹军,将军还能袖手旁观不成?”

世人走后,马谡言道:“江东民气未稳,主公若去淮南,何人主持大局?”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