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赵家的粮仓被他俩吃了[第2页/共2页]

辛苦多日,总算能够歇息一下了。

“具名。”

赵毅:“……”

赵毅感觉本身胸口发闷,脑袋发晕。

户部有钱他好捞,户部没钱他还如何捞好处?

“赵大人,哎,赵尚书?”

这是鼓励大师相互掠取啊。

他不敢去,找了个借口开溜,却恰好被门口的王公公看到,并开口叫了他。

她淡淡开口说:“谁说我只要十万两,这十万两是这一次从江南的富顺商行总交运来的十万两罢了。至客岁起,我的丝绸买卖药材买卖另有粉黛买卖就北迁至都城,赚的银子早就在商行了。”

赵毅磨磨唧唧的就是不想签,李夜璟面色不善,气势汹汹的向他走去。

大伙儿都不好好干活,就想着如何去抢别人的,能将日子过好才怪。

叶婉兮有些担忧的偏过甚去,看向他,“我传闻赵家手里也握了很多兵。”

赵毅一听,溜得更快了。

……

叶婉兮一脸错愕,你大爷的,我欠你的?

赵毅将笔一丢,嘲笑着说:“既然楚王妃的买卖这么赢利,何不做个功德,将军饷给捐了?”

“如何俄然对这些感兴趣?”

她倒是听过清末有一种兵士,叫乡勇,仿佛就是农夫组建的步队,没事儿在家务农。

五分利钱,这五分利钱可不是一笔小钱。

一个破丝绸和胭脂水粉能值几个钱?这么赢利的吗?

五万乡兵每人每月两斗米,连着半年只发了人家一斗,这账都还没跟他算呢,他竟然还嫌弃多。

关头老丈人的钱就相称于赵家的粮仓,户部捞不到银子,粮仓再断了,赵野生着那么多人,没有银子给他们喂饱,他们还能忠心的对赵家效力吗?

到了清末,朝廷的正规军全数败北,拿银子不干活儿,拉上疆场满是送人头的,战役力最强的倒是成了那群乡勇,也真是讽刺。

李夜璟说:“五万乡兵固然也属于保卫都城的东军之列,不过他们还是与拿军饷的兵士不一样的。他们不消日日守着各军要塞,农忙时在家务农,闲暇时集结步队保卫各乡各镇,保持次序,以是他们不拿军饷。但到底也算为国效力了,以是能够支付二斗粮食。”

在李夜璟的威胁利诱之下,赵毅还是签了。

李夜璟笑道:“那是当然。”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