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陇西李氏[第1页/共2页]

独孤家本也是八柱国之一,陇右稀有的世家门阀,特别是北周与前隋时更是鼎盛非常,靠着两位独孤皇后的干系权倾朝野,一度力压李家。

李君绩道:“话是这么说,但面上的工夫我们还是要做的,更何况此次陛下命苏定方来凉州,要动的何止是河西,是全部关陇,背后牵涉的门阀太多,我们凉州这边动了手后,其他各州也该给点动静才是。”

李君绩端起了手边的茶碗,悄悄地啜了一口,对独孤师仁问道:“凉州的事情限定措置地如何了?”

独孤名固然官拜四品折冲都尉,但倒是独孤家庶出的后辈,李君绩如许的世家嫡子是未曾将他们看在眼中的。

李君绩道:“贤侄所下的心力老夫是看在眼中的,老夫也毫不会忘了,你尽管放心便是,此事以后宣威府还是独孤家说了算,只是贤侄拿独孤名一个庶子出来讲事,未免失了襟怀。”

“贤侄可真是稀客,我们两家也算是世交了,可贤侄此次恐怕还是第一次登门吧。”李家内院的正厅中,李君绩和独孤师仁分主次而坐,方一坐定,李君绩便开口对独孤师仁笑道。

独孤师仁听着李君绩的话,也明白了他的意义,独孤师仁道:“此番为了对于苏定方,我们独孤家已经折损了一个独孤名,可谓丧失惨痛,此次待事成以后,长辈可莫要忘了我们独孤家的功绩啊。”

独孤师仁笑道:“金、张、达云三家虽也是凉州世家,但如何比得你我在凉州的权势,全部凉州乃至河西的军府,有近半数都与李家和独孤家有些许关联,只要长辈开了贵口,他们怎敢不从。”

李君绩道:“此事干系严峻,你我好处攸关,我自当大力互助,只是凉州那边的折冲府也不是老夫一人说了便能作数的,此事还需金家、张家、达云三家同允,晚些时候老夫会同他们商讨的。”

李君绩点了点头道:“恩,话虽如此,但你还需服膺一点,切莫不成做的太丢脸了,更不成伤及他们的性命,苏定方是太子的人,我们这位太子殿下的度量可不大。”

不过李君绩也未曾想过要真的难堪独孤师仁毕竟独孤家虽已大不如前,但和陇右各族盘根错节的干系还是在的,轻视不得。

李君绩在李家位份极高,说一不二,独孤师仁是不敢有涓滴的怠慢和粗心的,独孤师仁道:“小侄晓得长辈在府中清养,等闲不敢上门叨扰,此次如果局势孔殷,小侄也是不敢上门的。”

陇西李氏居七宗五姓之一,李氏之盛,天下侧目,为海内世家俊彦,执关陇门阀盟主,不管是关中第一望族的弘农杨氏,还是去天五尺的城南韦杜,在李家面前都要低上半头,这也是为何身为皇室的李家都要跟陇西扯上点干系的原因。

势不如人,独孤家想保住凉州光仰仗本身是不成的,他务需求借助李家的权势,故而他固然明知李君绩所言有些不当,但也只能生生受着。

光凭一个凉州的世家门阀想跟李世民和李恪相争还是太难了些,此番要想李世民让步,独一的体例只能是以凉州为点,关陇四周着花,如此才气叫李世民和李恪知难而退。

独孤师仁回道:“孤傲名已经死了,独孤名一死,宣威府必将生乱,但只一个宣威府恐怕不成,到时还需长辈在旁助势了。”

独孤师仁道:“长辈说的是,倒是小侄想的差了。”

独孤师仁年才四旬,而李君绩已过古稀,年善于他,并且李君绩和独孤师仁亡父独孤武都熟悉,故而也有此一言。

独孤师仁应道:“长辈放心,小侄晓得轻重。”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