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李元昌受责[第1页/共2页]

王玄策道:“殿下放心,萧沅若和那曲女臣这边已经措置安妥,从他们这边查,绝查不出半点非常来。”

李元昌天然不肯担这罪名,可李世民听着李元昌的解释,明显是已经没有了耐烦。

至于采荇堂中的阿谁曲女,她本就是欢场中人,略施小计偏过李元昌的眼睛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李恪许其弟退学国子监,她岂有不服从的事理。

李恪问道:“此事固然做的隐蔽,但干系严峻,千万出不得半点岔子,萧沅若和那曲女你可已经交代好了?”

李元昌身子骨弱,莫说是放逐三千里了,就算只是杖责一百,也不是他能受得住的,说不得还会要了他的性命。

王玄策道:“殿下客气了,为殿下分忧本就是臣分内之事。”

李世民猛地一拍桌案,对李元昌喝道:“一派胡言,采荇堂中人证物证俱在,岂能容得你抵赖。你不要颜面,我大唐皇室还要颜面,此事还详查何为,难不成非要搞得全天下人尽皆知,把我大唐皇室后辈视作大水猛兽吗?”

以往,汉王李元昌固然风骚,但靠着本身的几分才华,在朝野高低的风评倒也不差,可跟着采荇堂一事传出,李元昌的名声顿时差到了顶点。

如果旁人见了,也许另有为利捏造的能够,但魏征是多么奸佞之人。魏征连天子的面子都不给,这普天之下又有何人能叫魏征替他弄虚作假,攀咬一个与他全然无关的李元昌?

这个时候李元昌莫说是迎娶阿史那云了,长安朝堂高低,弹劾他的奏章已经雪片般飞进了太极宫,如小山般堆积在了李世民的案头,他能从采荇堂之事中满身而退便算是万幸了。

李元昌的脑袋虽被李世民砸地生疼,还是硬着头皮辩白道:“陛下息怒,此事确切非是臣弟所为,还望陛下明察。”

李世民本来便成心命李恪迎娶阿史那云,现在李元昌身败名裂,当不得联婚之人,李恪便顺理成章地代替了李元昌。

李世民看着李元昌便气不打一处来,不耐烦地摆了摆手道:“你毕竟是朕的兄弟,朕也不肯伤了你的性命,但此事你须得拿出一个交代来,不得寒了天下百姓之心。待过些时候朕会亲身同太上皇商讨此事,你便先归去吧。”

“砰!”

听着李世民的话,就算此次李元昌能得保全,只怕也少不得吃些苦头了,不过李世民既承诺同李渊商讨,便不会伤了李元昌的性命。

“传楚王、阿史那云进宫。”李元昌被李世民骂走后,李世民当即命令口谕,传见李恪和阿史那云二人。

午后申时,魏征自采荇堂出来后不过一个时候,李元昌之事便已风传至长安城每一个角落,闹得人尽皆知。

李恪与阿史那云年纪相仿,又相互熟谙,李世民这个时候同时传见他们两人,企图天然就不言自了然。

采荇堂的事情产生地俄然,一开端李元昌酣醉初醒,一时慌乱当中还未明白过来,可跟着他被李世民传入宫中,他已经垂垂地有些缓过劲来,采荇堂的事情越看越像是一个圈套,用心引诱着李元昌要往内里跳。

李元昌跪在地上,任由李世民把奏折砸在了他的身上,他却连躲都不敢躲。

“臣弟不敢。”李世民发怒,李元昌顿时被吓地一愣,被惊地缩着头,伏在了地上。

采荇堂之事,以顾恺之的《凫雁水鸟图》为钓饵,使李元昌中计,这统统的统统都是王玄策一手安排,至于萧沅若和那唱曲儿的舞女便更是如此。

李元昌玷辱良家女,说来也算是大唐皇室中的丑事,魏征固然抓了李元昌现行,但考虑到干系严峻,并未对外鼓吹,只是上奏弹劾了李元昌。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