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晋王李治[第1页/共2页]

李治身子骨弱,脾气也有些文懦,而高阳虽也年幼,但却有几分凶暴,仗着李世民的宠嬖又有些蛮不讲理,李治如何能是他的敌手。

李治顿了顿,照实回道:“高阳的性子三子岂是不知,小弟如何能是敌手。”

李恪听了李治的话,这才明白了李治的“委曲”。

太极宫内的宫道之上,李恪一身玄色束腰窄袖锦衣,外罩月红色纱袍,武媚娘身着浅蓝色水袖绮云裙,肩拢青色披帛,与李恪并肩而行,再加上两人本就生地姣美秀美,乍一眼望去,任谁都会叹一句郎才女貌,玉女金童。

武媚娘并不识得李治的模样,但俄然看着一个孩童拜在身前,听他称呼李恪一声皇兄,又听得李恪唤他稚奴,便也猜到了面前这个孩童的身份,对李恪问道:“三郎,这小郎但是晋王?”

夏末秋初,气候比之前些日子要风凉了很多,彩丝院因挨着内宫,故而常丰年幼的皇子公主在此玩耍。

李治闻言,有些委曲地回道:“皇兄年善于我,对我和小兕子更是颇多照拂,皇兄和皇嫂唤我一声乳名天然无妨,可皇兄不知,高阳也老是学着皇兄,拿皇兄压我,常在人前对我以乳名相称,用心拿大,实在恼人。”

李治一本端庄地拱手道:“如此便有劳皇兄了。”

李治低着头,羞怯道:“皇嫂生的才是都雅,宫中这般多的女子,我还未见过如皇嫂这般都雅的。”

武媚娘站在李恪的身前,微微屈膝,打趣道:“那小女便在此谢过殿下夸奖了。”

李恪随和李承乾另有李泰相争,不甚相和,但和长乐公主李丽质另有李治、李明达兄妹却走得颇近,乃至就连晋阳公主李明达的乳名都是李恪给取的。

李恪亲妹高阳公主李芳龄和李治同岁,都生于贞观二年,但高阳生于蒲月,而李治生于六月,高阳比起李治要稍长上一月,但就因这一月,高阳便常在李治面前拿大,已其姐自居,口唤李治的乳名就更是家常便饭了。

李恪和武媚娘新婚,恰是情切之时,两人打趣着便往宫外走去,不知不觉地便到了与嘉猷门相去不远的彩丝院。

李恪刚过路彩丝院外,便有一个身着华服的孩童带着一个年长些的婢女上前,李恪抬眼看去,这孩童竟是晋王李治。

李恪道:“话虽如此,但你的话能说进父皇内心,引得父皇如此欣喜,也是你的本领,旁人恐怕未见得能够如此。”

本日的李世民气情大好,留着李恪和武媚娘一同在昭庆殿用了饭才走,当武媚娘和李恪分开昭庆殿时已是午后。

在李恪的眼中,武媚娘之重,就是五姓嫡女也比不得万一。并且武媚娘又待李恪情重,李恪视媚娘便更如掌中珍宝,庇护倍加了。

李治善于深宫,少见旁人,再加上他脾气内疚,脸皮本就薄地很,被武媚娘这一夸,竟面露羞怯,低下了头去。

李恪笑道:“高阳一贯霸道,我是晓得的,未曾想稚奴竟也如此受其凌辱,倒是难为你了,稚奴放心,待来日为兄见了高阳,必然为你做主。”

武媚娘听得李恪之言,侧过甚看向李恪,不解地问道:“父皇常日里甚少谈笑吗?”

“小弟拜见皇兄,拜见皇嫂。”李治走到李恪的身前,俯身拜道。

武媚娘到底幼年,在旁人面前固然有些心机和城府,但在李恪这边,放下了心中承担却又跟李恪玩闹了起来。

武媚娘低头看着李治,笑道:“晋王唇红齿白,生地当真都雅,竟仿佛是白玉砥砺出的普通。”

武媚娘没想到李治竟会这么说,愣了一下,然后才回道:“晋王谬赞了,我不过蒲柳之姿,有幸嫁于殿下,哪能与宫中美人相较。”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