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议取汗庭[第1页/共2页]

“此番北伐,能定浚稽山,多赖众将之功,本王自当奏疏进京,向父皇为诸位请功。”大帐当中,李恪端坐于正中上首的帅位之上,看着帐中世人道。

李恪手指着舆图,俄然开口道:“如果本王以大部人马取庐山,缠住卢山守军,以障眼法骗住郁督军山,而后遣精锐取道于南,奇袭郁督军山,可否?”

李恪环顾了一圈帐中世人,按剑走到了一侧悬在梁架上的漠北舆图边,这份舆图详确非常,乃是李恪能巧匠将赵德言赠送他的舆图放大拓写而来。

司徒康听着李绩的话,看着李恪仿佛也非常赞成的模样,心中有些急了。

浚稽山,唐军大营,李恪传来了多数督府臣属并各州都督都督,正在营中参议北伐之事。

李恪问道:“副帅是担忧本王引狼入室吧?”

李绩担忧地问道:“漂亮设并西突厥麾下部众不在少数,如果他们乘机大行动进,一旦寻得良机,于大唐而言一定是功德。”

李恪指着这张舆图,浚稽山与郁督军山间交代之处,一处标绘了卢山之名的处所,对帐中世人道:“本王欲自东取郁督军山,则必过卢山,卢山乃郁督军山前最后一道樊篱,又据地险,薛延陀人必在此设重兵设防,众将可有破敌良策?”

李恪道:“不错,本王大肆北伐,薛延陀金山防卫必将松弛,这便是漂亮设和西突厥破薛延陀金山防地的时候,只要漂亮设和西突厥破了金山防地,薛延陀汗庭必将震惊,到时便是本王奇袭的机遇。”

两军作战,并且已经打到了敌军牙廷以外,恰是寻机决斗的时候,在这个时候分兵本该是兵家大忌,但李恪不是司徒康,他的话是不成随便驳斥的。

“但请多数督叮咛。”世人闻言,也知李恪之意,齐声应道。

司徒康所言,倒也有他的事理,也正如李世民暗里同李恪聊起的那般,李世民曾同李恪谈及河东诸将,给李绩的评价便是“用兵慎重,不至大败,亦难大胜”。

正因李恪之言不便随便驳斥,故而世人也都放在心中细细想了想,可想着想着,世人发觉李恪所言仿佛也不无事理,论风险比司徒康所言更要小些,但如果能成便是定鼎之功。

李恪听着司徒康的话,内心也有了些设法。李恪不想和占着天时的薛延陀人死磕,不想拿麾下儿郎的性命堆积来这场胜利,而奇正相辅,本就是李靖用兵的精华,也是李恪迩来读《六军镜》的最大所得。

浚稽山同卢山间是一片平阔的草场,一马平地,薛延陀毫不会在此处草场高山驻兵。

李绩听着李恪的话,那里还不晓得李恪的意义,李绩问道:“多数督说的但是西面的漂亮设和西突厥部?”

李恪看着李绩,问道:“副帅但是有何贰言?”

李绩乃是老帅,用兵多年,行军不失慎重,司徒康所言虽可避眼下之难,但却埋下了祸端,李绩天然不会允准,而李绩所言,倒也恰是李恪所担忧的,孤军深切,自置于险地,绝非兵家所为。

李绩道:“漂亮设曾背薛延陀,实乃野心之辈,来日为了郁督军山,何尝没有再背我大唐的能够,此事不成粗心。”

李恪顿了顿,指着舆图上西北金山的位置,笑道:“并且谁说本王没有救兵了?”

李恪之言入眼,大帐中的世人也是一顿,李恪所言倒是出了他们的料想。

还是李绩道:“多数督所言甚善,只是若只以少部精锐剿袭郁督军山是否风险过大,如果不当,恐怕受表里夹攻。”

李恪道:“诸位之功,本王已记于功簿,不过眼下浚稽山才破,北伐之事不过十成其一,还远未到叙功之时,今后还需诸将大力,再定全功。”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