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 两德合并的机遇[第1页/共2页]

无数东德人驾驶着本身冒着黑烟的卫星牌轿车冲向西德。很多人第一次到西德,不熟谙本地的交通法则,不免被西德的差人惩罚,不过一旦碰到这类环境,慷慨地西德人总会仗义的说道:“不准欺负我们东德的兄弟。”

固然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在法律上还没有成为一个同一的国度,但是联邦德国已经迫不及待的将手伸向了柏林墙的另一边。自从昂纳克下台以后没过量久,柏林墙固然还是存在,并且还是有军队扼守着边检通道。但是东德人再也不消冒着生命伤害跑到墙的另一边去了。现在守备柏林墙的军队就连出境和出境的证件都懒得查抄了。

这个简朴的事理谢廖沙还是明白的,同时他也在酝酿着一个更加庞大的打算,那就是把当初在日本刺破泡沫经济的手腕在两德归并以后故伎重施,狠狠地从欧洲最敷裕的德国头上敲他一笔。谢廖沙本来是没有这类机遇的,但是科尔的货币兑换打算让谢廖沙有了机遇。东德马克和西德马克1:1兑换,一夜之间把东德的资产范围吹大了六倍。这不是严峻的货币超发,通货收缩又是甚么?发行到东德的西德马克有外汇作支撑吗,当然没有,开动印钞机缔造出来的财产,没有外汇做支撑,迟早有一天要被市场打压到实在的代价。

现在大部分的东德企业在西德马克的打击之下都开端呈现严峻的亏损。东德企业的核心合作力之一――代价上风就此不复存在。而那些西德的本钱家则开端借此机遇大肆并吞东德的国有资产。此中吃相最丢脸的就要算是哥伦比亚银行了。他们早在西德马克发行之前就大肆收买东德马克,在大赚六倍以后,又反过来并吞东德那些闻名的企业,比如东德国度造船厂,卫星汽车,卡尔蔡司耶拿等闻名的国有企业,随后东德国度造船厂被出售给了瑞士的地中海航运个人。卫星汽车则收归大众旗下,而卡尔蔡司耶拿则被黑石个人出售给了西德的卡尔蔡司工厂,黑石个人借此机遇拿到了新归并以后的卡尔蔡司光学仪器约莫40%的股分,完整的节制了这家汗青悠长的光学公司。

这个打算谢廖沙有实足的掌控,不过他还不能过于的心机,因为苏共中心已经把两德归并构和的事情交给了他,他要先让苏联从东德满身而退,同时还要从西德当局头上敲上最后一笔庇护费,最起码要把苏联这么多年来从西德当局手中借来的内债给免掉。这个前提固然刻薄,但是西德当局没有体例不承诺。因为当初让德国分裂是美、英、法、苏四国遵循和谈共同的决定,没有苏联的首肯,两德归并就即是否定第二次天下大战的服从。西德当局不管想不想,苏联的这笔竹杠是敲定了,当然另有谢廖沙的那笔更大的竹杠,谢廖沙感觉如果洗劫德国的打算顺利的话,高尔基个人将会无可争议的成为天下第一的财团。因为高尔基兄弟会是全天下独一一个持续洗劫了经济总量排名天下第二的日本,和第三的德国的财团。

其实在谢廖沙看来,西德以1:1的比例向东德发行西德马克的行动,看似风雅,实际上确是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局。在畴昔东德群众具有者在社会主义阵营最好的福利,固然像咖啡如许的消耗品能够面对着种类单一和供应不敷,但是东德群众不消担忧赋闲,住房等题目。每个东德家庭最大的一笔开支大抵就是采办卫星牌汽车了。因为卫星牌汽车产能有限,以是只能凭票供应。东德每个家庭的均匀储备在7000马克摆布,而一辆卫星牌轿车的代价大抵在三千马克摆布。几近每个家庭都承担得起这笔用度。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