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五章 江陵之乱[第1页/共2页]

“天子陛下来河内了!”

司马光一起小跑来到兄长司马懿的院内,却不见司马懿,听侄儿司马师言司马懿在后院种菜,二话不说便跑到兄长的菜园子。

“这也多亏父亲有先见之明!”

不过眼下河北战事结束,李世民的主力已经南下巴蜀,杨杲也不再跟李渊客气,人还没到黄河便一纸调令,大将林仁肇当即率一万精锐北上河内驻防。

而一样的,李渊也不想抢占河内这个过于敏感的地带,特别是当时李世民在洛阳大败,唐军损兵折将无数。厥后唐军的计谋目标转向巴蜀,李渊也不想节外生枝,特别是坐镇河南的薛仁贵手握十万雄兵,和河东柴荣气力相差无几。同时在两个疆场大战,李渊还没有这个胆色。

两人结伴而回,司马懿转入后堂换衣结束返回前院,这个时候他的屋子内除了司马光,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也闻讯而来。

听到司马光的呼喊,正注水施肥的司马懿停止了劳作,昂首望向从远处而来的司马光。

“兄长,兄长!”

。。。。。。。。。。

司马光缓缓开口说道:“当今陛下平河北,破突厥,频频大败李渊,天下非常独占六分,依我看不如趁着此次陛下来河内的机遇借机退隐如何?”

司马懿眉头微微一凝,沉声说道:“君实啊,凭你我之才,在隋朝博个一官半职不是难事,可你想过我们司马家的子孙后代吗?”

动静传到关中,李渊天然是暴跳如雷,几近当场就要下旨柴荣出兵,幸得太子李建成带领一干文武死命劝止,拿出吏部近年来的清单,向李渊讲明为了援助李世民入蜀作战,唐朝的国库已经将近见底,实在有力再在河内翻开另一个疆场。

司马昭不无光荣地说道:“畴昔两年间,温县的其他几大师族都想着将家属往江都迁徙,现在算是赔得血本无归。我们司马家现在但是温县名副实在的第一大师族。”

“传旨,调洛阳一万驻军北上河内!”

温县,司马家。

而司马懿父子倒是野心勃勃,在他们的认知里,隋也好,唐也罢,只要他们司马家的好处才是真的。

司马昭率先开口说道:“隋天子如何会来河内呢?”

司马懿闻言一怔,道:“隋天子来河内了?”

“传令诸军,改道河内!”

李渊固然得关陇贵族大力互助,但是他几次出征都是损兵折将,空耗赋税,就算是秘闻深厚的关陇贵族也已经元气大伤。杨杲倒想看看,同时供应两个疆场,唐朝的国库又能支撑多久!

司马光点了点头,司马懿也不再持续农作,看了看四周对司马光挥了挥手,道:“归去再说。”

是以,河内名义上固然归顺隋军,但实际上倒是个三不管的地带,各县驻军共多充当的是衙役的角色,保持县城的治安。

一方面是杨杲当时定下的计谋是光复河北,河东是李渊起家之地,对李渊来讲意义不凡,如果在河内囤积重兵必定会大大刺激李渊的神经,一旦激发大战定然会打乱杨杲的通盘计谋。

洛阳之战结束以后,隋军固然顺势光复了河内,但真正的重心还是在黄河以南,河内各县的驻军都不超越千人。

司马师也点了点头,对父亲司马懿的远见佩服不已。

固然内里传得沸沸扬扬,宣称杨杲即将率雄师南下巴蜀,和李世民带领的唐军主力决斗。但实际上杨杲此行的目标是观察即将成为都城的洛阳。河东还在李渊的手里,观察河内也就成了杨杲此行的第一站。

。。。。。。。。。。

司马光闻言一愣,司马懿持续说道:“武天子实施科举制就是打消了千年来世家选才的旧例,我们的这位杨天子更是把唯才是举四个字做到了极致。前不久荆州刺史杨恭仁为何造反,还不是因为他堂堂宗室多年来不得升迁。对待宗室尚且如此,更何况我们这些世家后辈,如果后代子孙不孝资质平淡,那我们司马家岂不完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