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 五阿哥游南京[第1页/共3页]

“你不懂了,这叫老鼠尾巴,鞑子们就喜好这个调调,如果和我们汉人一样留个发髻,那还叫鞑子吗”立即有见多识广的人出来给大师解疑释惑

游了一阵子,两人感觉和北京八大胡同差未几,有些无趣,因而沿着秦淮河持续向东,出了东水关以后又一片修建物,恰是名闻遐迩的东林书院,五阿哥和姜戌相对一笑,对伴随的礼部官员说想进书院观光一下

明朝派出驱逐使团的步队也不含混,清一色的大汉将军军队,换上浅显禁军的衣甲簇拥在清国使团的两侧,一为庇护,二来也是为了显现武力,大汉将军们固然没打过硬仗,但是气势很足,均匀身高在一米八五摆布,骑着高头大马威风凛冽,涓滴不差于满清的军队

对于此次满清的出使,明朝高低都很正视,因为天下格式又产生了窜改,清朝已经安定了蒙古的察哈尔部,抽回了大量精锐的兵力,并且将蒙古科尔沁部落的五万马队也拉了返来,气力已经大大加强,新帝即位,惩办败北,减免赋税,消弭****,和西夏、朝鲜友爱互市,已经不是客岁阿谁仿佛一触即溃的满清了

“这是东林鼻祖顾宪成老先生的名联老先生真乃天下读书人的表率啊”姜戌矫饰着说道

陪他们旅游南京的礼部官员就是东林书院出身,听到满清官员赞美本身的母校当然非常高兴,再加上侯询交代过,只要不是牵涉到军事奥妙的处所都能够让他们去,以是对于五阿哥的要求他欣然承诺

阉党当权以后,枉法祸兴,诏毁天下书院,东林首受其难,先毁依庸堂次年,书院被严旨全数拆毁,不准存留片瓦寸椽东林讲学等人亦被斥为“东林党”而蒙遭毒害

五阿哥和姜戌好不轻易到了江南,天然要好好玩耍一下,他俩换上了方巾蓝衫,在礼部官员和锦衣卫的伴随下流览久负盛名的秦淮风景,当然骁骑营的官兵也换上了明朝的服饰跟从保护

南都城内并没有多少人亲目睹过鞑子,之前从北方避祸来的贵族们当时也是望风而逃,没有见地过满清的残暴,再加上比来明军在山东的战事还算顺利,这类民族之间的对峙情感并不如之前那么激烈了,老百姓们看着满清的使团更像是看北方来的马戏团

但是这一次的客人有些分歧,特别是前面几个保护模样的家伙,一身的腥膻气味,脑袋前面还垂了根辫子,霸道的推搡着挡在前面的墨客,气势极其的放肆

“姜兄所言极是,本贝勒对东林的故事也很感兴趣,我们无妨出来一游”五阿哥一鼓掌中的折扇说道

礼部卖力详细的欢迎事情,侯询以为我堂堂大明礼节之邦,不管对方是甚么来头都要以礼相待,并且要大礼接待,才气彰显大国风采,让尔等蛮夷晓得天威,以是对玄琪和姜戌并没有限定行动,相反还派出礼部官员和侍从保护,任由他们到处游走

满清使团进入南京的时候,场面弄得很大,玄琪贝勒爷带领一干满汉大员,在正黄旗骁骑营的保护下,招摇过市,满清官员们都不坐轿,起着高头骏马,穿戴蓝色的官袍,头戴玄色的暖帽,骁骑营的兵士们一身黄色的布面铜钉铠甲,帽盔上的黄缨子顶的老高,仿佛头上插了一根标枪,弓箭佩刀挂在腰间,出于交际礼节,并没有照顾长兵器这些兵士相称于满清最精锐的御林军,身量技艺都是一流的,派来保护使团,模糊含有显现武力的意义

汉族文明广博高深,满人入关今后大力的接收汉文明,管束礼法都师从明朝,汉文明最发财的处所就是江南,作为汉学妙手的玄琪和姜戌穿上汉族人衫,学着南人的模样拿了把扇子在手里晃着,倒也有几分江南才子的风味,特别是玄琪,模样生的姣美的很,在秦淮河边一走,引得花楼上的女人们一阵阵的尖叫,貌似比当年的江南四公子还要受欢迎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