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五章 帝王术[第1页/共2页]

昊轩在心中叹了一声,高武,你但是主动跳进我父皇挖的坑里了!

然后,南楚群众的好朋友崔之栋先生,就被朝廷放逐到岭南。

“为何不成?”崔之栋惊奇且不平气地说道。

既然崔之栋开了这个口,擎宇不好当众驳他的面子,只好说道,“崔公要保举何人?”

昊轩暗自摇了点头,这崔之栋实在太陈腐了。这是点选军事人才,又不是在停止宫中诗会!

昊轩平声静气的坐着,神采淡然非常,乐得看这些老臣们的热烈。

“谢陛下!”崔之栋拱手就拜,总算是没那么尴尬了。

这句一说出来,在坐的顾风岩、崔之栋等人同时心中一凛。

不是临时的书院吗,如何就变成临时“衙门”了?取名“宣武院”企图安在?

这话一放出来,现在统统人神情大变。高武一下就挺直了身材,眼睛也瞪圆了。

“儿臣领命。”昊轩拱手应诺。

顾风岩不由得眉头一拧,心生猜疑,谨慎翼翼道:“老臣也熟谙魏熙安,晓得他在军事方面的确有些见地,是个青年才俊。但是陛下,魏熙安本已是八品监察御史不是浅显的无品文吏,为何要让他放下本职来学这秘码呢?”

擎宇呵呵一笑,轻松随便的道:“魏熙安是监察御史没错,但说不定就调任兵部就任,或是随顾公出征了呢?既然他在军事方面有天赋,朝廷就该动手培养,以备他日不时之需。”

这时,擎宇又开腔了,“本日所议的第三件事情,就是今后要按期给御林军讲武。本来,御林军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士卒,由朝廷出资俸养。但是,很少有机遇亲历阵仗、参与战役,再加上御林军享有俸禄、衣食住行皆由朝廷供应。刀不磨则钝,兵不战则惰。军士的糊口如此安闲很轻易丧失进取之心,御林军的战役力定然会降落。是以朕要按期给御林军讲武,以振士气。”

世人都转头看向他,心想崔之栋为何如此不识时务,陛下的意义很较着,已经把残剩的人选交给宣王决计了!

世人顿悟,陛下这是鄙人一盘大棋。但究竟是一盘甚么样的棋,一时候又没人能想得明白。是以没人再提出贰言,因为这么一点小事与陛下顶撞翻脸,未免太不划算。

“本来如此......陛下高瞻远瞩,老臣敬佩!”顾风岩不敢再多言,乃至不敢做出任何不满的神采,只能在内心悄悄叫悔,早知如此我何不保举几位大将?

“这......”御林军首级高武踌躇道,“陛下,御林军偶尔停止讲武,只是没那么昌大。毕竟没有陛下的犒赏,御林军的主动性都不高。”

“老臣领命。”崔之栋美滋滋地应了诺。

“这个好办,暂定御林军每三个月停止一次讲武,就由宣武院主持,按兵部‘五等三奇’的选才体例,各取头名优胜者加以擢升,另取其他名次多少,予以犒赏。”

“崔公,你好不胡涂!”顾风岩看来并没筹算给崔之栋留甚么面子,正色道,“我保举的三小我,苏剧做为行军管记随老夫北伐,军令文书皆是由他拟写颁行,无一不铛铛;王文安与刘志谦都是好笔竿子,军中大小事件他们无不了然于胸。薛存善虽有才调,但老夫要他何用?难不成让他闲来无事了就写一篇檄文,奉告敌军主将如何设防吗?”

“好了,朕就只保举这四小我。”擎宇神采放松还带着一丝浅笑,说道,“十七名书令使,加上朕与顾尚书保举的人,加起来一共二十四人。第一批门生的人数暂定三十人,剩下的就由昊轩遴选吧!”

顾风岩这话一说出来,在场的人收回一片哄堂大笑,就连擎宇也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