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八章 未雨绸缪[第1页/共5页]

豪杰终化灰尘,世上再无天可汗。

李绩叹道:“老夫这些人虽说是疆场老将,平生功名只从顿时取,可我们毕竟是大唐的臣子,别觉得我们个个都是凶神恶煞的老杀才,疆场上看着关中后辈前赴后继战死,你觉得我们不肉痛么?接下来若能让子民们疗摄生息,我们也求之不得。”

凌烟阁前,只见李世民单独一人在微寒的东风中端杯独舞,百千人的眼里只要这一道孤傲的身影,在笨拙地随乐起舞,酣醉翩翩。

喃喃言毕,李世民俄然开畅起来,大笑道:“有美酒有袍泽,岂能无歌舞?来人,召太常寺乐工歌舞伎,与我君臣扫兴。”

李治神采木然,仿佛一个没有灵魂的扯线木偶,哭与拜全依礼部官员之表示,整整一天水米未进。

李素沉声道:“臣还是那句话,‘逝者已矣’,殿下,你与旁人不一样,你要逼着本身固执起来,你不会再有任何依托,相反,你顿时要成为别人的依托,成为天下臣民的依托,大唐每一个臣子和百姓,他们的依托只要你,你若不固执,教天下人如何依托你?”

李素了然点头,缓缓道:“此为大唐社稷亲信之患,只要削除这个大患,大唐方可轻装前行,不过要想完整削除门阀士族,恐怕很难,起码在我有生之年看不到了,千年门阀根深蒂固,不是一人或一朝能等闲削掉的,我能做的只要渐渐降落门阀对官方士子和百姓的影响,大开科举,给豪门后辈一线光亮的同时,也要收缩门阀士族后辈入朝为官的通道,往深一点说,他们的权势,他们占有的地盘,另有他们家属对百姓的影响等等……这些事太庞大,太毒手,我想,这将是一场旷日耐久的博弈。”

…………

乐工敲下第一记编钟,接着震慑民气的鼓声渐起,场中的舞伎们列队整齐,跟着鼓声越来越麋集,场中的舞伎行动忽动,扬起了盾,长戟斜指,一股凌然肃杀之气顿生。

上午,八百和尚羽士入宫,两仪殿前安插道场,为先皇诵经祈福超度。

李素走到他的身后,双手悄悄按上了李治的肩。

深夜,太子李治强忍哀思,宣布国丧。卫国公李靖,英国公李绩为首的武将奉诏领摆布武卫将士入宫,换下本来的羽林禁卫,领受太极宫的宫禁,李靖和李绩跪在太子李治面前,向太子宣誓尽忠。

李素笑道:“对那些魑魅魍魉,还是需求偶尔扇他们一巴掌的,但是战事范围不宜过大,除非对方主动建议大范围的入侵,今后大唐若遇事,当以交际路子处理为主,交际没法处理便出征打一下,达到立威的目标便可,这二十年是我们积累底气的关头期间,不成等闲动武而再次耗损国本,母舅大人感觉呢?”

李绩知他本性,无法地点头一叹:“明显一身的本领,却有一副懒惰的性子,老天真是瞎了眼……新君临朝,自有新气象,当时必定有新政颁行,将来殿下要倚靠你管理天下,你筹算如何上疏摆设新政?”

李素沉默一阵,道:“或许,新君治下的江山,并不比陛下差,大唐终归是一代强过一代。”

李绩赞道:“年纪悄悄,却已看得比老夫还远,大唐新君有你帮手,老夫不担忧了……”

朝臣们不敢相劝,强忍着悲意,同时举杯遥敬李世民。

李绩瞻仰夜空苍穹繁星,苦笑道:“贞观以后,未知大唐又是如何的气象?陛下是古往今来最圣明的君主,先人难追其功啊,太子殿下的压力不小。”

李治吸了吸鼻子,情感垂垂平复,望着李素道:“子正兄金玉良言,治记着了,我……还想多陪陪父皇。”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