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3章 分忧之臣[第1页/共4页]

这下他终究有东西向陛下汇报了,但是河南之事还没办好,甘肃又节外生枝,让人感到疲于抵挡。

说到这里,连那怯懦畏缩的乔老丈也不由应了一句。

李瑕目光落在郭守敬手上,不由点点头,道:「乔老丈的稻种,比我们派人到江南收买的稻种还要饱满。」

李瑕心头一动,想到本来这个时节的农夫就已经有了杂交莳植稻谷的理念雏形。

「陛下呢?」

李瑕看过林子递来的谍报以后,却显得很安静,仿佛这坏动静没有他料想中那么坏。

「他娘的别凡是查到关于'伯颜'的轶事就递到老子这来,先看清楚是哪个伯颜······老子晓得叫伯颜的人多,但就算全蒙古都叫伯颜,也别把谍报混合了。」

「收伏吐蕃。」

他本还在兴趣勃勃地议论着增加亩产的各种体例,对于官职倒是不太感兴趣。

李瑕身材高大,气势严肃,身后站的保护又多,有些让人惊骇。

「臣领旨。」孙德彧紧接着又小声问道:「陛下,俸禄很多吧?」

郭守敬让这献法门的老农露过脸了,才与李瑕提及他是如何服侍这片田的。

「可此次并不是蕃人自西向东偷袭,而是元军自东向西进犯。」刘元振嘴里念叨着,手指在舆图上一划,道:「从戈壁来的······大费周章啊。」

「陛下,恕臣直言,这明显不成能。年年亲征,年年勒紧裤腰带。士卒怠倦、国库无存粮。」刘元振道:「必定要休整两三年,这两年间若能不动兵戈收伏吐蕃,国力大增以后再出兵河套,此方为良策。」

「允你所言,盼你能为朕分忧··....」

甘肃的密报传到长安之时,军情司批示使林子本没有太在乎,因为他迩来更加存眷的是蒙元在河南的一系列野生作动。

「元军主力逼近高昌了?」

「陛下在格物院。」

但格来格去,仿佛也没见格出甚么新的东西来……

这是李瑕即位称帝后必必要做的调剂,让各个事项都垂垂标准起来。

让郭守敬持续带着官员们检察别的农学服从,本身则去访问林子。

想到这里,林子干脆站出来,抱拳道:「陛下,臣也愿往!」

「嗯,河湟之地自安史之乱后便丢了,这些年蕃人不生乱,朝廷也无余力去拿返来。祁连山、大通河临时可算是版图。」

这个事理不需求刘元振说,李瑕也明白,甘肃那样地广人稀的一大片处所,在没有长城、没有超等多兵力的环境下,如果连让元军马队来走一遭都不让,那就太异想太开了。

刘元振道:「能在大唐与蒙元决斗之际击我方腹背,能堵截······」

收伏吐蕃绝对是不世之功。

「晓得。」孙德彧便应道:「臣该保举一个格物院的管家,打理好庞大小事。」

「乔老丈畴昔在宋荆湖南路沅江县种稻,他每年都会将稻穗饱满的种子汇集起来,前年才避祸到关中,别的物件一个未带,随身只带了一袋稻种,也幸得入川以后有朝廷布施,才没将这稻种吃了。」

......

「陛下明鉴。」刘元振道:「但比年交战,国力早已不堪重负,便不说陛下承诺诸公休整两年,哪怕诸公支撑,陛下那边来的兵力、赋税攻河套?」

他受伤已过了将近五个月,早已养好了伤势,又变得生龙活虎。

他年纪轻,学问又远不如郭守敬,之前无人可用时还能勉强顶一顶,现在再担物院却接受了太大的压力,此时才觉轻松很多。

「哪怕山高水深,深渊奇寒。」刘元振道:「臣虽九死,亦必将为陛下斩八思巴!」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