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章 北归旧事[第1页/共3页]

李瑕看得明白王恽的心机,笑着摇了点头。

此时,张弘道已挡在李瑕身前,以警戒的目光看向游显。李瑕却显得很自如,向张弘道微微摆手。

但真等小舟靠近了,李瑕那双目若含星的眼看过来,游显却又沉默了。好一会,他才道:「没想到啊,陛下竟真会亲身前来。」

李瑕点点头,看向舆图。

像是带着一种以为北面读书人不该仕奉蒙古助纣为虐的态度。

「紫金山?」

他站在河边昂首看着李瑕,几次踌躇,才道:「说出来,怕陛下不信,但我还是实话实说。」

李瑕微微点头,道:「不但如此。北面百姓这数十年、数百年真的不轻易,能少些战祸就少些吧。」

李瑕笑了笑,反问道:「你信吗?」

「朕很猎奇,当年是甚么能让你抛妻弃子也要从宋国回到北面,是思乡之情吗?」河边风大,吹乱了游显的须发。

待王鄂到了李瑕面前,尚未从这位年青的大唐天子的风韵中回过神来,又听到要往紫金山书院一行,有些惊诧。

王鄂遂赶紧行了一礼,道:「陛下若想招安紫金山书院中的诸生,老朽愿为待劳。陛下倒不必往那高山险地走一遭。」

他虽不算读书人,却实实在在对中原文明有着很深的豪情。

那就离保州就更近了。

「年青人怕的真多。」游显开口,打断了儿子的话。

只见游显感喟了一声,持续道:「当时孟元帅成心光复河南,且有了方略,他趁着窝阔台病死的机会,数次出兵攻打蒙古要塞,焚毁粮草,使淮北局势一度好转,当时他压服了投降蒙古的金国大将范用吉。可惜宋朝廷不准,反而对孟元帅起了猜忌之心,孟元帅由此一病不起,抱憾而终。」

「是吗?」

他们已经能够预感,李瑕对邢州学派的影响,必将使蒙元朝廷持续动乱....

「水至清则无鱼?」

张弘道再看向游显,恍然又明白了很多事,问道:「那这么说来,你真与李璮有所联络?」

他筹算邀王鄂往紫金山书院走一遭。-..

「不必担忧,朕明白北地保存一点文脉不易,现在有了真正的汉家天子,也该到了北地的文章学术发扬光大的时候了。」

在河边又等了一会,游永锡策马到游显身边,道:「父亲,若李瑕不来,而是派一支兵马来杀父亲.....」

待李瑕与张文静说过白日里的见闻,张文静想了想,倒是问道:「陛下真信游显说的那些话吗?」

似是因回想起妻儿勾起了游显对孟珙的愤激。

这倒是张弘道之前并未传闻过的,李瑕也未想到游显竟还见过孟珙。

「陛下是真宽仁,忽必烈不过是宽纵罢了,蒙元宽纵世侯而苛待百姓,今仁君北来,民气所向,不言而明。」

~~是夜。

接着,他又自嘲道:「之前北面世侯都说忽必烈宽仁,说我严苛,现在该到我揭示宽仁的时候了。」

才安营下寨,便有士卒上前通传道:「陛下,霍将军返来了,且带来了几位北面的大儒。」李瑕一听便知是王鄂等人到了,略略思考以后,便冒出了一个设法。

这五人一度都是元廷的重臣,虽说现在郭守敬已降、张易已死,但紫金山学派还是是弓足川幕府的首要构成部分。

「陛下,紫金山书院的诸生都是刘秉忠的门生,因生在北地,自幼便被蒙古教诲,故而有些不明大义。不如由罪臣先经验他们一顿,再带他们觐见。」

「游显若真筹算降,为何却不早降,偏要等陛下亲身到了。倒像是要陛下金口御言,给他下个定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