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远隔重山[第1页/共2页]

“派人来联络我,不要轻举妄动……”

如此,这套忠孝的实际得以自洽,动机也就通达了。

但远隔重山,他也只能看着舆图念叨上一句。

~~

大理天子段兴智投降后,忽必烈大抵是以为该让大理人学学如何做忠臣,让姚枢给高泰祥之死添了几笔。

段兴智落空了大理皇氏最后的面子,作了蒙古的忠臣。大理人也看到了忠臣被礼葬,持续为忠心而打动,只是换了忠心的工具。

……

“二哥不该轻举妄动,还是该等北面动静返来,听听李瑕的意义。”

“定是死了,不然……”

“你挡着我了。”

逶迤延长的五尺道由四川通往云南,先是到了乌蒙部,即云南昭通;再往南,可到善阐府,既昆明;往西,便可到大理城。

但高琼真的通达了吗?

他已不再像之前那样果断反对高长命抗蒙的发起,眼神中有了一些思虑。

“堂兄,兀良合台已死!”

比如,高泰祥死前大喊:“段运不回,天使其然,为臣陨首,吾事毕矣!”

当年大理遭蒙军攻伐,大将高泰禾战死于丽江,宰相高泰祥退至统矢城,募兵勤王,三十七部酋长云集呼应,血战黑初山。

“看来大哥的态度也有所松动了。”

高泰祥之子高琼,便是在如许的环境下被忽必烈宽恕了,他到哈拉和林觐见了蒙哥,以后被封在统矢城,也成了蒙臣。

高长命抚额,摇了点头,苦笑道:“哥哥贪恐怕死,mm胳膊肘往外拐,敢情就我一人力主发难。”

忽必烈走后,蒙古在大理的驻军一向就未几,去岁末,兀良合台入蜀,大理更是无蒙古大将平静。可二哥也看到了,段兴智已对蒙古忠心耿耿,是他一向在围追义兵。

“你还要考虑多久?比及诸部忘了伯父的威名?!”

他半辈子享用着从五尺道往乌蒙部与大理贩盐私运带来的好处,觉得只要冒充将这些好处让出来就能保得一条命。

“我说过,让我考虑……”

“实在……李……李瑕说的也是这个意义,蒙古国势太大,天下间能稍与之对抗者,唯有宋朝。宋不强,则大理复国有望,但如果宋强,又为何要助大理复国?”

高超月摇了点头,道:“年老是说发难可否胜利,关头在宋朝、在川西,而不在大理。他想等等看宋朝与蒙古的战事如何。

高长命懒得听这些,已拂袖而去。

他一贯反对高长命那种发难颠覆段兴智以及蒙古镇守大将的做法,他倡导的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你可知阿术亦是名将,其用兵之能尚在兀良合台之上?”

“可眼下便是一个好机遇,堂兄可先出面调集诸部……”

~~

忽必烈赞道:“此忠臣也!”

“你又怕了?”

汉时,统矢府为益州郡所辖二十四县之一;唐时,于此地设姚州;南诏国时,设弄栋府;大理时,因循这个地名,也叫“统矢府”,治地点姚城县,即后代的姚安县。

高长命又劝道:“堂兄,大理非段氏之大理,乃我高氏之大理!先祖高风峻节,将皇位归于段氏,历代段氏天子无能,唯倚高氏治国,更出段兴智之流,软骨废料,蒲伏蒙鞑脚下,驱我百姓如同刍狗。国中高低皆我高氏之子民,你忍见子民以血肉供奉蒙鞑?故而段氏可降,我高氏毫不成降!

他老婆段妙音正带着一儿一女坐在屋中补缀衣裳,高超月则坐在一旁捣药。

“他太柔嫩寡断了。”高长命皱眉道:“你看,比拟非瑜,堂兄也太不判定了。”

伯父在时,举贤育才,时和年丰,可称大治,多么贤明?不惧蒙鞑势大,一力主战,多么血气?我父与诸伯叔战死丽江,多么惨烈?伯父宁死不降,又是多么慷慨?再看现在,蒙鞑横征暴敛,残虐百姓如鱼肉,年年征兵,伐诸部义兵、伐自杞国、伐宋国,顿时又要伐交趾,你忍见国报酬蒙鞑差遣、战死他乡?那不如抗蒙而死!”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