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贵势之家[第1页/共2页]

“又非未与他们同食同寝,可贵你来,借个院子接待你一番罢了。”

偏安一隅明显是偏安不了的,满朝官卿指着百姓称他们不肯北伐,百姓也指责着朝廷有力光复国土,总之是吵吵嚷嚷,最后不了了之。

南湖古称南浦,恰是江淹别赋中“春草碧色,春水绿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的南浦。

“读书都不肯下力量读的浪荡子, 家中父母拿他们没体例, 才任他们这般结社混闹, 图的是个清净,真当统统人都志气昂昂?”

李瑕任身后三名侍女解了长发梳洗,叹道:“上阵杀敌之人,丢开士卒如此吃苦,妥吗?”

离凤凰台与南湖不远处,有一间别院,是吕文德家中财产,取名凤园。

“可若不能北复,蒙古驱北地汉人几次来犯,仅是守,又能守多久?万一天下覆亡,统统人可就情愿?”

官方‘光复江山’之呼声不断,官家、朝堂百官真不肯功成、受千古奖饰?端闰年前,官家力排众议出兵河洛,成果呢?满国高低喊得热烈,真到出兵之际,几人站出来?到现在,南人不肯北复,北人反情愿打来。”

“非瑜试想,你如果江南百姓, 偶尔遐想光复中原,当然心觉壮哉, 可次日醒来,朝廷须征税征兵,征民脚夫力,须你背井离乡,抛妻弃子,你可情愿?

打下了残破的北方,朝廷须迁都, 古刹宫殿急待重修,你今后数十年皆须供应这笔赋税,你可情愿?

李瑕也未几说甚么,问道:“方才贾相公说,为何不北伐?”

“哈,要游到大江里游,这是混堂。”贾似道笑道:“但你这少年人,竟是老气横秋,方才还想坐壁上观?”

南富北穷,光复中原以后, 朝廷需求‘损不足而补不敷’,再从敷裕的南边征收重税,以施助蒙受饱兵灾之北地,你可情愿?

“且先不谈北伐与否,仅现在抗蒙之军需,朝廷已是不敷。常常加派,却仅加于贫苦之民。农夫田土日少而差役日重,膏腴地盘集于贵势之家,满朝官吏士绅坑壑一气,权势日盛,兼并日滋,且只求偏安一隅,安稳渡日,谁能愿拿赋税动兵?与其说‘废池乔木犹厌言兵’,不如说是‘锦衣玉食犹厌言兵’。”

廖莹中叹道:“非瑜也看到了, 这些忠义社的少年多是家道殷实。贫苦家的孩子,家活都顾不过来,岂能将力量闲废在这些事上。本日少年热气, 嚷着要光复国土。明日朝廷真要北伐, 赋税何从支取?要的是这些殷实之家的赋税, 到时最早反对北伐者, 便是这些少年之父母。”

“恰是因隔了一条大江,江南人便不明白。”贾似道俄然开口道,“世人皆短视,觉得长江天险隔绝,蒙人便不能南下。你待如何?”

三国时,孙权与周瑜商讨定都大计,听到城东虎头山上凤鸣,遂筑凤凰台,改鄂县为武昌,定都于此。

他身后侍女正捧着他的头发,不由也低头笑了笑

此园建的极尽豪华,仅是混堂便有普通人家两个前堂大小,池中不断有温水注入,又有出供词水流出。

“不谈这些了。”贾似道苦笑一声,杜口不再谈。

“北地独一残破、式微,远谈不上富庶。”李瑕想到北方那凋残的模样, 也不知从何提及。

“群玉,你看这李非瑜”

有那么一刹时,贾似道愣了一下,眼神中出现苍茫之色。

那边廖莹中冷静无言。

贾似道将身子沉进热气腾腾的混堂,好一会才冒出头来,大笑着晃着脑头。

“孩儿不敢忘”

“便当是捶打了。你我是上阵杀敌之人,这点小阵仗何足挂齿?”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