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1章 宋挥玉斧[第1页/共3页]

没想到,李瑕竟是毫不忌讳他多管庆符军闲事,还主动提出合练。

所谓“汉习楼船”,汉武帝出兵挞伐西南,被洱海相阻,而土著熟谙水战。汉武帝遂在长安仿造滇池、开凿出一个“昆明池”练海军,最后派郭昌领军入滇,设立益州郡,统治云南。

这报歉是该的,长宁军的军需大多来自淯井监,李瑕的私盐买卖越滚越大,必然程度上实在是侵犯了长宁军的供应。

“然大理民气未降, 今岁舍利佛揭竿起事,聚众二十万人。如有我大宋官军共同, 一定不能将蒙军从西南摈除。”

李瑕恍若未闻,持续道:“以此地之险要、以军民之奋勇,或许临安城被攻陷,凌霄城还是耸峙,但只会守,守不住社稷江山。”

他许是还将李瑕当作敢言切谏的忠臣、想说些顺耳良言,固然大怒却也不至于对李瑕倒霉。

所谓“元跨革囊”,忽必烈南征大理,过大渡河后,为金沙江所阻,号令将士杀死牛羊,将牛羊皮吹成革囊,强渡大江。

易士豪气得大咳不止,眼睛都已通红,看向李瑕,摇了点头,道:“你年青咳万不敢妄议朝廷社稷牢骚太多,误你出息”

在一个冠军看来,博得恭敬很好,但赢得胜利更好。

“是。”

恰如李瑕对大宋社稷的热忱。

易士英沉默了一会,缓缓道:“我大宋立国初年,王全斌安定四川,曾献舆图于朝廷,谏言乘势取大理国。当时,太祖天子手执玉斧,划舆图之大渡河, 言‘别的非吾有也’,近三百年来,我大宋从未向大理动兵。”

李瑕道:“有一事我始终未想明白。蒙军攻入大理, 据称死于瘴气者十万人, 便当是夸口之言,但忽必烈攻陷大理后很快北返, 近年来,大理蒙军与滇地诸部鏖战,入蜀南、攻自杞、攻交趾、攻罗氏鬼国, 伤亡惨痛,所余不到万人。为何朝廷宁花大力量筑凌霄城, 而不试着反攻大理?”

李瑕愧不敢当,道:“脱不开朝廷和官方的支撑,蜀南初经烽火,很多大户人家捐出罢了,与易守臣直言,我为官时短,办事有很多不稳妥之处,还请恕罪。”

“非瑜有经济之才啊,短短一年间,使庆符县日渐繁华,财力、物力已远胜长宁县。”

关于如何合练又筹议了好久,时候过得很快,垂垂已到傍晚。

一件事,两件事或许会有一日,易士英能回想起这段对话

五尺道并不是整条门路都那么狭小险要, 而是此中部分险要之处限定了它的通行。

易士英对此本有忧愁,担忧李瑕年青气盛且将兵将视为己物,不肯与长宁军合作。

这话实在一点都不好笑,但两人还是碰了举杯,非常畅怀。

很久,易士英才反应过来,猛地掷动手中的水杯。

李瑕却不开口,又缓缓问道:“鉴唐与南诏之祸,遂不取西南。那鉴于靖康之耻,是否连河洛也该不要?”

李瑕实在也不肯算计易士英。

易士英愣住。

从秦修五尺道到汉晋修南夷道, 最后到唐修石门道, 这条路已四百余年未有大修过。

一句话说罢,易士英大步踹门而出

响声中,那滚烫的热水洒了一地。

所谓“唐标铁柱”,唐朝与吐蕃争夺四川边疆及洱海时,唐中宗遣唐九征为讨击使,击毁吐蕃城堡、堵截了吐蕃与洱海的通道。唐军大胜,勒石建碑,以记唐朝对洱海地区的有效统治。

“庆符军成军不久,需求学的处所另有很多,便请易守臣多操心了。现在蜀南临时安宁,便可先派一部分兵马到庆符县练习,年节前再运些物质上山”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