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章 永安都督罗宪[第1页/共2页]

邓良先前做过尚书左选郎,而罗宪也在尚书台任过职,两人的私交还是不错的,不过此次见面,除了寒喧以外,公事还是排在首位的。

邓良点头道:“令则兄,我晓得你对吴人没有好感,但仅凭感受,没有证据,你这岂不是意气用事?退一万步讲,陆抗的三万人就算有甚么歹意,进入蜀中以后,既无粮草,又无后盾,有你罗多数督扼守永安城,吴人那是进步无路,后退无门,他们能掀起多大的风波来?更何况,此次吴兵前来,是陛下亲身下的圣旨,倘若罗兄无端将他们禁止在永安城外,陛下定然大怒,如果降罪下来,你我都吃罪不起。”

邓良拱手而退,前去和陆抗联络出境之事。

邓良呵呵笑道:“我看那吴主孙休也称得上是明君仁主,晓得唇亡齿寒的事理,以是此次吴国能如此快地派出援兵。与其明智果断不无干系。至于要求。除了需求我们给吴军付出些粮秣辎重以外。倒是没有别的甚么要求?”

罗宪沉声道:“那也总比引狼入室的好,子玉,你的表情我能够了解,但你初到吴地,底子就不体味吴人的心机,当年他们能够背信弃义的篡夺荆州,焉知本日他们不会落井下石,趁火打劫?”

事出变态即为妖,这与吴人一贯的气势大相径庭,以罗宪对吴人的体味,吴人对益州的觎觑之心向来就没有停止过,陆抗出督西陵以后。更是抓紧了备战的法度,这些环境。又如何瞒得过慧眼如炬的罗宪。

罗宪也只得点头道:“好吧,事已至此,我也无话可说。至于防备之事,永安城向来都是兵不卸甲马不离鞍的,这个子玉勿需担忧了。”

罗宪重重地叹了一口气,其子罗袭上前道:“父亲既狐疑吴人别有图谋,何不遣人到吴地一探究竟。”

邓良一听就急了,道:“令则兄,你是不是过分敏感了?现在阆中危急,急待吴兵前去援救,多担搁一刻,阆中就有失守的伤害。”

罗宪嘲笑一声道:“好了伤疤忘了疼,现在蜀中之人偏安于益州,另有谁记得荆州之痛?固然我不能肯定吴人就是包藏祸心,但他们此次能如此至公忘我不计酬谢地前来援助,这本身就是一件匪夷所思之事,吴人的心肠,还没有好到如此境地。”

9,罗宪听闻以后,不但没有面带忧色,反而是忧愁冲冲。“子玉此行,吴主除了承诺出兵以外,就没有别的甚么要求吗?”

罗宪眉头舒展,又诘问了一句:“莫非孙休就没有提及割地之事?”

“这内里必定有诡计,在搞清楚吴人的实在企图之前,我不能让他们进入永安。”罗宪神采严厉隧道。

罗宪的神采蓦地间凝重起来,他曾经两次出使吴国,这几年又一向镇守永安,对于吴人,他还是有着很深的体味,这但是一帮有利不起早的家伙。如果此次吴人趁着救济的机遇,狮子大开口,罗宪反倒不会有甚么奇特的,但此次入蜀援助,吴人竟然没有提任何的要求,这可令罗宪大为惊奇。

邓良道:“令则兄,你多虑了,此一时彼一时,两国修好了这么多年,当年的不镇静的旧事还提他做甚。当今吴主贤明睿智,他焉能不知季汉的存亡对吴国的影响,益州若失于魏人,于吴国有百害而无一利,他们出兵,与其说是救汉,倒不如说是自救,如何到了罗兄的眼中,反倒成了包藏祸心,图谋不轨?”

邓良摇点头,道:“没有。”

邓良对此次引援东吴入蜀互助之事还是非常得意,向罗宪陈述此次东吴之行的详情,天然是要罗宪翻开永安城,答应陆抗的军队出境。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