敕封十一世达喇嘛的金册:清道光天子赐给十一世达喇嘛的金册,长2。3厘米,宽9。9厘米,厚0。2厘米,能够翻阅,中间用满、汉、藏、蒙四种笔墨刻[敕封十一世达喇嘛的金册]。

布达拉宫的雕塑艺术融会了汉、印度和尼泊尔等佛教艺术技法,宫内集合了大量珍品.有泥塑重彩、木雕、石刻,而金、银、铜、铁等金属泥像数量最多,作品外型精彩,高大者可达十余米,小的仅几厘米。

宫内还保存着大量具有稠密宗教色采和藏族艺术气势的工艺品,如藏毯、卡垫、经幡、华盖和幔帐等刺绣贴缎织物。

弥勒佛殿(强康):主供弥勒佛泥像。摆布为长命3尊,仙女顿珠卓玛等,殿内沿供有其他佛像和佛塔,西侧设有八世达喇嘛宝座。

响铜殿(利马拉康):此殿供奉的佛像皆为响铜(合金)锻造,有释迦牟尼像、无量光像等约3000余尊,此中大明宣德和永乐时本地制造的泥像可达上百尊。

坛城殿(鲁朗康):殿堂中间为桑旺堆巴坛城,东面为德却坛城,西面为吉杰坛城。桑旺堆巴(麋集)、德却(胜乐)、吉杰(大威德)均为密宗本尊。殿内四周绘声绘有壁面,多数是佛教名流名寺及教史。

贝叶经:目前西藏只要少数几个寺院有少量的贝叶经,这是布达拉宫一部分。威德金刚雕塑:铜质鎏金的八瓣莲花大威德金刚雕塑。

红山的右边有一座药王山,山上有17世纪制作的一座藏医学院。宫前公路南侧有一块“达扎路恭纪功碑”,是吐蕃赞普赤松德赞为表扬其大将达扎路恭于唐广德元年(763年)率兵攻掠长安而建立的。在宫墙周边,近年来新建了很多贸易设施,与布达拉宫寂静厉穆的氛围构成激烈的反差。

布达拉宫是我国首批被列为国度重点文物庇护单位,也是天下十大土木修建之一。它集合西藏宗教、政治、汗青和艺术诸方面于一身。能够说,布达拉宫是“西藏汗青的博物馆”。

“唐卡”是藏语音译,是最富有藏族特性的一个画种,用彩缎装裱,画在绢、布或纸上的卷铀画。首要以宗教人物、宗教汗青事件、教义为内容,也触及到西藏天文历算、藏医藏药等题材。布达拉宫保存有近万幅唐卡,最大的可达几十米。

在1994年布达拉宫维修完工之际,布达拉宫办理办聘请了前来西藏的武汉测绘科技大学传授向虎雏和刘国辉,对布达拉宫停止一次切确的测量。此中,向虎雏传授曾插手过我国南极长城站的测量事情。

300余年来,布达拉宫耐久作为西藏“政教合一”政权的中间,布达拉宫是历世达喇嘛的冬宫,也是畴昔西藏统治者政教合一的统治中间,从五世达喇嘛起,严峻的宗教、政治典礼均在此停止,同时又是供奉历世达喇嘛灵塔的处所。保藏和保存了极其丰富的汗青文物,如释迦牟尼的舍利子;108函2500余卷经籍;特别是金字抄录的甘珠尔、天竺等地的贝叶经;以及明、清以来中心当局关于西藏的各种封敕达喇嘛的金册、玉册、金印和乾隆天子御赐为遴选达转世灵童而设的金本巴瓶。另有布达拉宫内设置的八座灵塔,最大的是为五世达喇嘛修建的,耗黄金3721公斤,上万颗宝石。这些灵塔包以金皮、镶嵌大量珠宝,塔内安设着历世达喇嘛的肉身。另有藏族匠师制作的各种金银器物,镶嵌珠宝的法器、供器和民族工艺品,琳琅满目,代价连城;布达拉宫还收藏着大量册本,从佛教典范到医学、天文历算,十明(十类学问)学科无所不有。这些文物对于研讨西藏的政治、经济、汗青、文明等都具有严峻的代价。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