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兵临城下(上)[第2页/共2页]

说到史官,既是翰林院的修撰、检验等。

“现在万死有何用?杀了你,城内奸军就撤了吗?说御敌之策,不是翻旧账”,朱厚熜一脸阴沉,惶恐的氛围中,世民气中异化着诸多不安。

大明少有如此大的战事,群臣面面相觑,一时也没有主张。

能做到首辅,严嵩自有过人之处,贰内心再也明白不过:若在塞外作战,即便败北也可另做奏报,毕竟朝中文武大多不在两军阵前,当战报来到都城时,中间有多少变故:做做手脚不是甚么难事。

内阁当中,作为内阁首辅,严嵩自要表态。

让如许的人从戎部尚书,哎……

如此情势,谁敢等闲进言?

此旨出,世人纷繁呼应,大多悲观了起来:外有诸镇兵马声援,内有城中保卫相抵,鞑靼腹背受攻,都城的安危便可大大减缓。

同时,朝廷命大同总兵仇鸾为平虏大将军,总领诸军,全面迎敌。

这场面,如同当初为博野县谬大柱佳耦被杀时一样。

还是兵力的题目。

不过,徐阶之言,却很快有人质疑。

一个工部侍郎,一个礼部侍郎,这二人参与军务之事,也是难堪他们了。

两军之战,士气至为首要,特别处于优势一方,更需士气昂扬。

兵部急报:鞑靼率兵南下,一起掠杀……

“鞑靼南侵直至都城,既是对我大明挑衅,更冲犯龙颜,是可忍孰不成忍?”。

这时,身为内阁次辅、礼部尚书的徐阶立即辩驳:“严阁老所言,徐某实不敢苟同,鞑靼一起南下,我大同将士战死无数,就连正副总兵也英勇捐躯。顺义、怀柔本地吏民更是惨遭殛毙,这岂能叫掠财夺食、如同窃贼?”。

两月前,俺答率部侵犯大同。总兵张达、副总兵林椿战死,新任仇鸾为总兵,后鞑靼却移兵东去。

除记录前朝所产生的大事外,本朝的规制即严峻变故,也在此中。

兵部尚书早已表态,兵部再无第二种声音,而同为军务最高衙门的五军都督府,虽有人站出来一番论述,但是与兵部尚书所言大同小异。

“是啊,有理,有理,阁老所言甚是……”。

此事,先有内阁先议吧。

但眼下俺答率部已抵京畿重地,一起烧杀劫掠,天子脚下,非战不成,如若不然,莫说朱厚熜,就是这帮朝臣,特别那些愣头青的御史、翰林院的史官就会口诛笔伐。

这一刻,朝中震惊、都城震惊、大明震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