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拱俄然烦躁地说:“刑部讯断的事,大可不必先禀报于我。”
“毕竟是官员,被骗了,谁敢去讨要?”王元宾道。
“恰是。”王元宾又上前两步,走到书案前,开门见山道,“元翁,此人叫刘旭,倒是元翁故乡人。”
照得辇毂之下,各行事衙门在焉,而天下官吏生儒军民人等,辐輳于此必须奸伪屏息,然后政体清除。乃一贯有无籍光棍,号为走空之人,埋头指称各衙门,办理欺诈人财。而吏部掌管升选,其指称吏部欺诈者尤多。动则十数成群,或作仆人,或作仆人,或作来宾,或作亲朋,做成骗局,相互勾引,哄诱外来之人。或谓:有银多少,可补某官;或谓:有银多少,可任某地。但得财物脱手,即行欺诈。虽今后无一所验,然皆系为官之人,谁敢讨取?即欲声言讨取,而彼已搬移潜躲,莫可寻觅。待被骗之人领凭而去,仍出为之谲诡。猾贼变幻百端,坏乱政体,莫此为甚。臣于克日亦曾自行防获,如顾彬等数辈,或称臣以外甥,或称是臣表侄,欺诈人财,咸有证据,已倶送法司。然此辈实繁,今虽访获一二,若画脂镂冰,旋复如旧,不敷觉得惩也。伏望皇上敕下厂卫及巡城御史,严加缉访挨拿,务期尽绝。如歇家敢有窝藏,徐两邻举首,若不举首,事发一体连坐重罪。庶奸棍无所容,而各衙门亦能够行事矣。
“可……”刘自强支吾着。
“难怪这王廷和黄光升二人,在元翁复出之初就乞休去官,原是心虚!”刘自强嘲笑一声道。
“这么说另有?!”高拱惊问。
“如何说?”高拱吃惊地问,“此事似产生在隆庆二年,彼时我在野,并不晓得来龙去脉。”
“元翁,前些日子,给事中周芸、御史李朴素上疏,为因弹劾徐阶而入狱的御史张齐伸冤。”刘自强禀报说,“刑部备案复查,现已查明,当时刑部所判张齐受盐商贿而为其代言,纯属子虚乌有,乃台长王廷、刑部尚书黄光升为媚徐阶,以推断之词,屈打成招。”
王元宾刚接任,自忖这话不是对着他的,隧以超脱的口气道:“想来是怕万一是真的,反倒惹费事,是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吧。”
“典范的打击抨击之举!”刘自强道。
“是说阿谁冒充我外甥的事?”高拱问。
王元宾见礼辞职,高拱坐下,提笔写本:
“兵马司是干甚么吃的,何故不缉拿?!”高拱火起,一拍书案,诘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