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往何去(第二更,求月票)[第2页/共2页]

“青主兄所言甚是!”

“郑家起于闽省,曾事隆武帝,麾下文臣武将如云,其克以南京以后,江南遗民无不纷繁投奔,我等前去投效,焉能得之以用?朱经略起于草泽,现在江北初定,恰是用人之时,我等前去投奔,必然可一展所长,为大明复兴略尽微薄之力,如此不恰是我等十数年之愿?”

接着他又笑着对顾炎武说道。

“恰是。”

听着这两父子的话语,只感觉心头蓦地一热的顾炎武,便直接问道。

“天然是清河!”

想到当年阎尔梅妻妾为不拖累其他杀,他为规复大明江山不但散尽家财,更平先人之坟的义举,傅山也跟着劝道。

“用卿兄,不若我等先到沛县,待拜祭令祖以后,再行南下,不知用卿觉得如何?”

骑于驴上的阎尔梅,冷静的看着火线,许是近乡情怯,十余年颠沛流浪的未曾返乡的他,神情显得有迟疑。

心知老友这声感喟是为何故的顾炎武,直接劝道。

“我大明之兵,或着赤衣,或着黄衣,过了此驿必是我大明之土了……”

在道出这句话时,阎尔梅那尽是皱纹的脸膛尽是难言的苦痛,十余年颠沛流浪,十余年不知多少次在梦中与妻妾相会,现在虽是近乡,但他不肯返乡,只因妻妾他杀时的心愿未了,纵是回籍亦是无颜相对,

阎尔梅冲着儿子展颜一笑,那面上满是一副欣喜模样。

一样样是一身红色道袍,自号“朱衣道人”的傅山,连声说道。

比拟之下,确切没有比朱明忠更合适的人选了,毕竟其起于草泽,数月之前,天下之人谁曾闻其名。其之以是名扬天下,满是凭数场大胜之功,其身边幕僚必然有限,投奔于其幕中,天然有机遇一展所长。

点点头,阎尔梅并没有解释为甚么会留于清河,而顾炎武又把目光投向傅山。

在道出这番话以后,一起上一向踌躇不决的顾炎武终究不需求再作任何踌躇,那本来举棋不定的心机反倒是安静了下来。

“只可惜为父老迈,不能随复儿一同上阵杀敌,若不然,岂不也是人生快事?”

“如此方才是我儿!”

“宁人所言极是,这沛县亦在途中,当今沛县已经重归我大明,用卿理应拜祭先人,将此信奉告于先人。”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