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3章 徽州异相(上)[第2页/共2页]

这还不算晚,他哭诉完以后,又别有深意地加了一句“建议”,说“还是定纳,庶免小民激变之忧,官民两便。”

不过这不要紧,因为理科生固然算账的本领值得商讨,但煽情的本事却无庸置疑。

而梁梧在赞了一句以后,立即答道:“之以是这绩溪县的申文是由教谕出面回应,实在恰是反应绩溪县对此事的态度:他们的意义是说,这个所谓徽州人丁丝绢案,本身不是一个律法上的题目,而是品德上的题目。”

高务实笑了笑,没回话。想他高或人当年也是县里一把手的秘书出身,平时县委的公究竟际上大部分是他在措置,老书(记)多数时候只是掌个总、拍个板,他如果没有点“理清眉目抓重点”的本事,不早就被人顶替了?

张师爷赶紧躬身上前给高务实递过一纸文章,高务实接详确细看来,发明这位教谕公然不愧是读书人,固然比起帅嘉谟当初的那篇雄文,他的这份申文干货未几,但词讼埋没机锋,也算是很有手腕了。

好嘛,这就吓得连贤弟都不敢叫了。

高务实当年大学主修法律,以是他看到这里的时候,第一反应是:如果大明履行的是判例法,那么这个案子的确便能够遵循前徽州知府冯世雍当年的讯断定案了,帅嘉谟再如何舌绽莲花也是百搭。

“税负分摊本身天然不成能是品德题目,绩溪县这是另有所指。”梁梧朝中间站着的师爷招了招手,才持续对高务实道:“贤弟,愚兄这里有绩溪县那篇申文,你看过以后必定明白。”

杨教谕在文中动情地说道:“我们绩溪乃是个下县,周遭不过戋戋二十四里,地盘瘠薄,公众费事,每年的丁粮才七百石不到;他们歙县周遭二百二十四里,每年丁粮能得六万多石。在如此庞大的差异下,竟然另有帅嘉谟这等狼心狗肺之徒,想把上县的承担转嫁给下县!试问另有天理吗?”

以是,杨教谕这篇文章固然好,但高务实以为处置理上来看,是站不住脚的。

但题目在于,中国历朝历代固然本源上来讲是小我治社会,但如果要从法学角度来看,其履行的却始终是成文法,而不是判例法。

高务实伸脱手指悄悄弹了弹手里的稿纸,半眯着眼道:“梁师兄,这位杨教谕……倒是深悉宦海真谛,这拿民变威胁上官的手腕,玩得很溜嘛。”他说着,也不等梁梧说话,自顾自又道:“我猜,徽州府看过这篇申文以后,必然是心领神会、没有下文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