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 倒高风波(九)[第2页/共3页]

为甚么说轻呢?刘奋庸本来是尚宝卿,正五品官。这个尚宝卿固然是京官,并且职责是为天子掌管宝玺、符牌和印章,算起来也叫天子近臣,但实际上这是个没有多少实权的职务,乃至常常恩荫给一些元老重臣的后辈。

有明一朝,州有两种,一种是直隶州,一种是散州,级别职位有些分歧。隆庆也不记得兴国州和乾州各是哪一类,便转头朝孟冲望去。

次日,癸丑,中极殿大学士、吏部尚书高拱再疏乞休,言:“大臣之道,上之以身报国,次之不敢以身辱国。今臣奏职无状,既不明报国,若再不明进退之节,而徒腼颜在位,是诚以身辱国,臣之罪愈大矣。天下后代其谓臣何?”

谁知孟冲也是一脸难堪,谨慎翼翼隧道:“皇爷,这些都是九卿和科道言官们要求皇爷慰留元辅的奏疏。遵循祖宗轨制,九卿及科道官的奏疏,司礼监不成不使陛下得知……至于其他部、院大臣们劝皇爷慰留元辅的奏疏,奴婢等已经先行按下了,还没给您拿来。”

疏入乾清宫,天子看了,顿时有些发懵。他完整搞不清如何回事,心中还在暗想:朕明显措置了刘奋庸和曹大埜这两个妄言妄议的家伙,为何先生还要请辞?

天子这么一问,冯保就晓得是如何回事了,他顾不得张居正,立即就道:“皇爷明鉴,奴婢拿了皇爷手诏就去了内阁,把手诏和皇爷的意义奉告了张阁老。详细的措置是张阁老拟的旨,奴婢看了下,确切都是降调外任,就给批红了。”

这时候冯保来了。

谁晓得隆庆冷冷地扫了他一眼,就阴沉着脸道:“跪下说话。”

按理说,以冯保的职位,平时见天子,躬身一礼是很普通的,毕竟他有“钦差提督东厂寺人”的头衔,乃至能够在天子面前自称为“臣”,可现在天子竟然直接让他跪下,他那里还不晓得这是出事了啊!

天子能够是累了,没说让谁去送,孟冲不敢把天子丢开去做这件事,赶快扶着天子回到御榻那边,又朝冯保使了个眼色。

他不得不把奏疏一个个翻开来看,本来这些奏疏,公然是以吏部尚书掌兵部事杨博为首的九卿诸大臣,及六科给事中雒遵等,并十三道御史唐炼等,各自上疏请慰留大学士高拱的。

然后表示孟冲上前扶本身站起来,走到书案边,道:“孟冲,备纸。冯保,你来研墨。”

朝中诸臣没有料错,这个措置公然激愤了高拱,并且这一次他连高务实的劝说都没听,当天早晨就再次写了一道疏文。

冯保便道:“回皇爷:刘奋庸左迁兴国知州,曹大埜外调乾州通判。”

而曹大埜呢?本来是正七品的户科给事中,遵循天子的手诏,不但是要降调外任,并且是要求“从重严处”的,成果他外调乾州通判,这是个从七品官——这叫“从重严处”?

这个措置成果,浅显的讲,就是不给高拱面子。

天子听了,更是吃惊不已,这事明显已经措置妥了,如何还闹得先生持续求退在前,九卿和科道上疏请命慰留在后?这此中到底是出了甚么不对?

“宣……”隆庆下认识就要说“宣张先生来见”,但一个“宣”字才说出口,又本身打住了,想了想,改口道:“算了。”

要晓得,通判固然在一州以内,是排在知州和同知之下的“三把手”,但因为通判同时另有监督知州之责,以是很多时候连知州都要给通判几分薄面,这可不是个虚职闲差。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