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章 舍利之秘[第1页/共2页]

五岳十八山观,太上三洞弟子诸善信等六百九十人,至于方术无所不能,愿与西僧比较,得辩真伪。若比对不如,任听重决;如其有胜,乞除虚妄。

羽士的上表,正合汉明帝的心机,他也很想让佛道两家比试一下,看看到底是谁本领高强。明帝就敕令尚书令宋庠筹办此事,定正月十五日,在长乐宫,让白马寺的和尚和羽士一决高低。

僧会说:“江左佛法不振,我想到这儿来盖一座大的寺塔,以兴佛法。”

僧会要求再给他七天时候。支谦也在一旁帮僧会讨情,但愿大帝再给他一次机遇。孙权看在支谦的面上,勉强承诺了,但对平空祈请舍利这事已不再有甚么兴趣。

太傅张衍对羽士们说:“比试成果已出来了,你们的方术不灵,要承认虚妄,看来还是西来的真法能力大啊!”

到了十五这一天,三座坛城,早已在永乐宫前面的广场上搭好,五岳羽士带来的道经,堆放在坛城南门,白马寺的佛经和五颗佛陀舍利,置于坛城西门。坛城门口,堆满木料。一声令下,羽士以沉檀香为炬,扑灭了木料,大火顿时将道、佛两家的经籍都淹没了。

汉明帝于永平十一年。在洛阳建白马寺后,佛法在汉地日渐传播,本来颇受帝王和百姓尊崇的玄门,不象之前那么吃香了,这引发了一部分羽士的不满。

七天畴昔了,一点动静也没有。

太傅说道:“太上有贵德之名,而无身教之称,你明天说有身教,还不是虚妄麽?”

孙权不欢畅了,以为僧会这和尚不诚恳,哪有叩首能磕出个舍利子来?这岂不是在耍弄我大帝麽。他想要经验经验这个和尚。

七天畴昔了,仍然没甚么动静。

到了第七天傍晚,天气垂垂黑了,犹无甚么动静,孙权派去看视的吴人不信赖到这时还真会呈现古迹,只是为这个和尚的身材和运气担忧。再看僧会,因数日不吃不喝不睡,神采煞白,面庞蕉萃,仿佛随时都会倒下,只是强振着精力,口中仍轻声诵经不止。

吴赤乌十年。有个名叫僧会、祖上为印度裔的削发人肩扛禅杖,带了个挺机警的侍从,四周云游,由康区来到吴地,一起上结茅而居,揭示佛像,有机遇时就向公众宣说佛法。到了吴都建业(今南京)后,支谦把他荐举给了大帝孙权。

羽士晓得确切打了败仗,再没甚么好说的了。

有的羽士仍不伏输,对太傅说:“我们尊崇的太上乃是灵宝天尊造化而成,怎能说是虚妄呢?”

孙权问:“盖寺塔有甚么灵验之处?”

孙权问僧会:“你从天竺跑到这儿来干甚么?”

僧说说:“如来归天已近千年了,可他留下的舍利,仍然神曜四方,象几百年前阿育王造塔,靠着药师佛的神力,一夜之间就起佛陀舍利塔八万四千!寺塔昌隆,恰是佛法昌隆的意味啊!”

僧会对他的侍从说:“法之荣枯,在此一举。如果这一次不能乃至诚求得舍利,此后另有谁会信赖呢?”因而师徒沐浴换衣以后,在静室里将铜瓶置茶几上,点上香,虔心礼佛,祈请舍利。

支谦身材细,皮肤黑,眸子黄,时有民谣谓之:“支郎眼中黄,形躯虽细是智囊。”为避三国战乱,支谦来到吴地,孙权早已传闻这位“黄眼支郎”的大名,对他非常恭敬,把他请来拜为朝廷博士。支谦在吴地呆了二十多年,辅政之余,将《维摩经》、《大般泥洹经》、《瑞应本起》等几十部佛经过梵文译成了汉语。孙权因支谦所译经籍而对佛教有了些体味,但不尽全信。

这时,众目睽睽之下,只见地上的五颗舍利子,俄然放射五彩光彩,腾上空中,缭绕如环,覆盖世人。大伙都看呆了,舍利子的灼灼光芒,耀人眼目,连日光都显得相形减色。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