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不成执也。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三章

下德有为而有觉得。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知常容,容乃公,

老子:「品德经」:第四章

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高低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章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谷得一以生﹔

善结无绳约而不成解。

不自伐,故有功﹔

老子:「品德经」:第十八章

搏之不得,名曰微。

夫唯不成识,故强为之容:

涣兮若冰之将释﹔

六合之间,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平,动而愈出。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知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涤除玄鉴,能无疵乎。

老子:「品德经」:第六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可﹔

胜而不美,而美之者,是乐杀人。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八章

满足者富。

侯王得一觉得天下贞。

善有果罢了,不以取强。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

道之出口,淡乎其有趣,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师之所处,波折生焉。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

人之所畏,不成不畏。

不自是,故彰﹔

是以圣报酬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犹兮若畏四邻﹔

故有之觉得利,无之觉得用。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七章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天然」。

致虚极,守静笃。

昔之得一者:

道常知名。

其在道也,曰:余食赘形。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是以贤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谷无以盈,将恐竭﹔

不失其所者久。

天门开阖,能为雌乎。

老子:「品德经」:第十三章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明白四达,能无知乎。

偏将军居左,大将军居右,言以丧礼处之。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上义为之而有觉得。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丁爽﹔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视之不敷见,听之不敷闻,用之不敷既。

世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视之不见,名曰夷﹔

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

其次,侮之。

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贤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强行者有志。

恒也。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

何谓宠辱若惊。

俨兮其若容﹔

神无以灵,将恐歇﹔

虚其心,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雄师以后,必有凶年。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