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之难治,以其智多。

不言之教,有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四章

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能够有国﹔

治大国,若烹小鲜。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章

损之又损,乃至于有为。

既得其母,以知其子,

知和曰「常」,

非道也哉。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修之于家,其德乃余﹔

法律滋彰,盗贼多有。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

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

不如坐进此道。

治人事天,莫若啬。

善建者不拔,

「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早服谓之重积善﹔重积善则无不克﹔

夫二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

财贿不足﹔是为盗夸。

老子:「品德经」:第六十二章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五章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有为之无益。

人多利器,国度滋昏﹔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四章

人之迷,其日固久。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九章

故以智治国,国之贼﹔

民之处置,常于几成而败之。

生之徒,十有三﹔

以家观家,以乡观乡,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天然。

故满足之足,常足矣。

修之于乡,其德乃长﹔

为学日趋,为道日损。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二章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一章

百姓皆注其耳目,贤人皆孩之。

有为而无不为。

故贤人云: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人多伎巧,奇物滋起﹔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六章

老子:「品德经」:第六十四章

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觉得和。

孰知其极。其无正也。

使我介然有知,行于大道,唯施是畏。

是以贤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未知雌雄之合而峻作,精之至也。

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

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故不成得而亲,不成得而疏﹔

老子:「品德经」:第六十三章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三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我好静,而民自正﹔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整天号而不嗄,和之至也。

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

祸莫大于不满足﹔咎莫大于欲得。

出世入死。

老子:「品德经」:第五十九章

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

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知此二者亦稽式。

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贤人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其心,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是以贤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老子:「品德經」:第六十五章

修之于身,其德乃真﹔

正复为奇,善复为妖。

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静胜躁,寒胜热。平静为天下正。

复守其母,没身不殆。

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