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八章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唯之与阿,相去多少。

何谓贵大患若身。

不善人者,善人之资。

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老子:「品德经」:第十八章

信不敷焉,有不信焉。

乐与饵,过客止。

处实在,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涣兮若冰之将释﹔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天然」。

是以贤人抱一为天下式。

侯王得一觉得天下贞。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世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夫兵者,不祥之器,

下德有为而有觉得。

知常容,容乃公,

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骄。

六合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上德有为而无觉得﹔

希言天然。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六章

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故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

老子:「品德经」:第十四章

德者,同于德﹔失者,同于失。

金玉合座,莫之能守﹔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不贵可贵之货,使民不为盗﹔

儽儽兮,若无所归。

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

虚其心,

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厥后。

老子:「品德经」:第十三章

强行者有志。

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

道常知名。

大道废,有仁义﹔聪明出,有大伪﹔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豫兮若冬涉川﹔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执大象,天下往。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丁爽﹔

常善救物,故无弃物。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二章

是以贤人有为,故无败﹔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七章

老子:「品德经」:第六章

天得一以清﹔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则攘臂而扔之。

或强或羸﹔或挫或隳。

雄师以后,必有凶年。

强其骨。

实其腹,

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物壮则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恒也。是以贤人处有为之事,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七章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二章

其次,侮之。

上义为之而有觉得。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夫唯不成识,故强为之容:

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昔之得一者:

是以圣报酬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沌沌兮,如婴儿之未孩﹔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周行而不殆,可觉得六合母。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四章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朴虽小,天下莫能臣。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道常有为而无不为。

君子居则贵左,用兵则贵右。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