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其生之厚。

是以贤人去甚,去奢,去泰。

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

同于失者,失亦乐得之。

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公乃全,全乃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

处世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夫唯道,善贷且成。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

侯王无以贞,将恐蹶。

神得一以灵﹔

其事好远。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

老子:「品德经」:第十七章

不自伐,故有功﹔

不贵其师,不爱其资,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鱼不成脱于渊,国之利器不成以示人。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觉得称。

见小曰明,守柔曰强。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二章

老子:「品德经」:第十三章

将欲歙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

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九章

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

道常知名。

是以圣报酬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儽儽兮,若无所归。

夫物或行或随﹔或嘘或吹﹔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一章

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

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

老子:「品德经」:第四十八章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荏弱胜刚烈。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自今及古,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强。

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

老子:「品德經」:第二十四章

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

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不知常,妄作凶。

六合。六合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三章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敷以取天下。

明白若辱﹔

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窈兮冥兮,此中有精﹔其精甚真,此中有信。

吉事尚左,丧事尚右。

复归於朴,朴散则为器。

惚兮恍兮,此中有象﹔恍兮惚兮,此中有物。

处实在,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六章

孰能安以动之徐生。

知名之朴,夫亦将不欲。

生而不有,为而不恃,

天长地久。

下德有为而有觉得。

世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且鄙。

上善若水。

善数不消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成开,

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

知常容,容乃公,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

万物无以生,将恐灭﹔

杀人之众,以哀思泣之,克服以丧礼处之。

老子:「品德经」:第十六章

往而不害,安平泰。

质真若渝﹔

天下神器,不成为也,不成执也。

六合以是能长且久者,

老子:「品德经」:第十八章

轻则失根,躁则失君。

故能成其私。

绳绳兮不成名,复归于无物。

明道若昧﹔

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老子:「品德经」:第三十章

老子:「品德经」:第二十章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为学日趋,为道日损。

故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此二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无有入无间,吾是以知有为之无益。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