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少峰微微一怔,随后便瞥了徐敬玉一眼,问道:“这不是功德儿么?百姓情愿服从你这个知县大老爷的叮咛出海打渔,总比你说了一万句却换不来两斤鱼虾要强吧?”
如果把这些迁徙来的百姓遵循迁徙之前的户籍停止集合安设,比如说姑苏来的百姓安设成一个村,松江来的百姓也安设成一个村,且不说如许做能不能让这些迁徙来的百姓对劲,光是让他们融入到登州本地百姓就会成为一个很要命的题目。
不管甚么时候,特别是在战乱还没有结束的建国初期,居住在城池以内的百姓有更高的安然感,这都是不争的究竟。
但是实际上,像这类触及到百姓大范围迁徙的最大困难向来都不是迁徙和安设过程,而是在于安设以后。
大要上来看,登州府现在有十个县,均匀分派下来每县也就是能分到一百户人家,再往城里和城外的十几个村、社里分一分,每个村社也就是能分个五六户人家。
如果把一个处所来的百姓集合安设到一个村,二者之间的融会速率就会无穷期耽误,乃至有能够产生江南来的百姓之间相互抱团,登州本地百姓也相互抱团的征象。
杨少峰微微揉了揉额头,说道:“等这些百姓来了以后,先让人带着他们搭起临时安设用的窝棚,然后再让人去统计他们本来的籍贯,尽量遵循打散以后分开安设的计划来办。”
大老爷又给分了船。
实在杨少峰多少都能猜到那些送鱼虾过来的百姓是如何想的。
徐敬玉却苦着脸道:“府尊,这但是五百多斤鱼虾,下官一是不晓得该如何措置,也不晓得工坊到底该是如何个弄法,二来就是朝廷从江南迁徙的百姓也很快就要来到,下官实在是不晓得该如何安设他们。”
“三百多斤小海虾,再加上两百多斤的各种海鱼。”
徐敬玉向来都没有想过,本身竟然会有因为鱼虾太多而头疼的一天。
以是,分派到城内的那些百姓当然不会有甚么定见,而分派到城外的那些百姓内心能没有一点儿定见?
被徐敬玉这么一说,杨少峰忍不住用关爱智障的眼神瞥了徐敬玉一眼。
“此次从江南迁徙过来的一千户百姓,把他们分开安设到登州府的十个县,让每个县都把他们分离安设到县城和上面的村社。”
杨少峰恨铁不成钢的怒斥道:“你不晓得如何措置这些鱼虾,莫非本官就晓得如何措置了?”
大老爷给分了地。
“你也不想想,本官之前跟你是如何说的?让百姓捕捞小海虾然后晒干——这类事情你不让百姓去做,你跑来跟本官说有甚么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