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八章 对自己狠的人[第3页/共4页]

“盐业风潮不会是你煽动起来的罢?”文华殿大学士袁阁老嘀咕道。他晓得一些李估在姑苏干过的事,莫非此次又是李估贼喊捉贼搞出的幺蛾子?

袁大学士和彭大学士一齐看向李估,不知为何,他们都很猎奇,想看看李估此主要助谁。

其疏曰:“户部平淡无能,怕事推委,戋戋盐事也敢轰动天听,乃至圣心忧愁,其罪难辞!臣虽鄙人,愿为圣主分忧,消解盐事。所谋以下……”

李估恐怕别人堵他的嘴,看了看文华殿大学士缓慢的说道:“袁阁老主张从严?叨教是要剿除谁?”

“若一两年内赐与支取旧盐引,毫不成行。但能够定下可分十年支盐之策,逐步消化,并给盐商利钱四成算为朝廷恩情,停歇其不满。

实在还是有很多人信赖李估。毕竟上辈子受过量年教诲、经济思惟比这个期间均匀程度超前几步、起码晓得打算市场代价规律等名词的李大人在虚江修过河堤、救过丝织,在姑苏修过城门,也不是没有表示出经济之才,一些人有所耳闻。

李估进入午门外东朝房的时候,对袁、彭两位阁老态度不是很恭敬,这点没有让别人感到奇特。房内诸公都晓得,李中书与大部分阁老都八字相冲,并且脾气带有几分江南才子特有的狂狷之气,如果俄然卑躬屈膝起来,那反而不普通了。

廷议诸公均感觉李估这个主张甚好,交头接耳群情几句,再没有反对的。

“本官所谋并呈献圣母者有三条。其一,盐业公会之说,已在朝房与诸君共议过,便不赘言,但朝廷要想体例取信于他们。其二,关于盐商手中积年积欠盐引之事…”

“甚好!”殿中不知何人失礼喝采道。

“那你说要如何?”户科都给事中董文升问道,他品级与李估差未几,以是问起来没有身份凹凸的顾忌。

“我在江南所见百业必有行头,而京师盐业却因向出处官府掌控没有行会。现在这个局面莫非那些有利不起早的盐商不想与朝廷谈利投效?只恨无门无路罢了。可叫京师直隶盐商自建盐业公会,体制仿照会馆故例,择一总掌事,再择一二十轮值管事,盖能为盐业魁首矣。朝廷有法度,便与公会晓得,再由公会自行颁布,朝廷又何必糜费人力一一管顾数百家?因此本官觉得此乃当务之急,而并非定下从严从宽之策,应为催促盐业建成公会,以便有的放矢。”

两个大学士顿时有同仇敌忾之感神采双双黑下来,一齐暗骂“真不能希冀狗嘴吐出象牙”。

本来对李估没抱多大但愿的大臣,此时也不得不小小的欣喜一下,难怪皇太后神清气爽的出来议事了,又等闲饶了李估的变乱。

明天太后便召见李估劈面密谈,谈过以后命李估去东朝房传口谕调集群臣议事。

前次罚傣还没有结束,此次又罚了一年。看来在将来很长一段时候内,李大人要持续为朱家打白工了。这还是太后表情不错的启事,不然惩罚没这么便宜。

固然另有盐引比产量多的隐患,但起码包管了大部分盐商有点汤喝,不至于因为权贵巧取豪夺,连汤都喝不上时再来一次全行停业。先这么拖下去也好,今后的事情让先人去操心。

武英殿大学士彭阁老俄然开了。,诚心道:“不想李大人背后竟然有如此高人指导,可否引老夫一见?”很不耻下问的模样。

又有人问道:“盐引铺中的盐引,只怕盐商不肯买,为之何如?”

李估笑道:“此何虑哉,凡犒赏盐引经盐引铺转与盐商,均改成盐票,不限于行销处所,任由盐商自行贩运,如此还怕没人要么。再不济减掉盐课一两,以兜揽盐商争购。”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