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谈玄听禅(2)[第2页/共3页]

“非也非也。这恰是你们所不知的。人死以后,其灵魂是要进入到循环的,焉能享用供奉?”

这个海藤川一的个头要比其他使节矮小很多,其貌不扬,脸上还黥着面,若单看表面,在浩繁使节中间完整没有职位可言。可他却很故意机,常常有独到的观点,令人不敢小觑。因而大师就聆听他往下说。

“比方固然令人佩服,可道乃至大,人却卑末,二者如何能够相提并论呢?”荀宝俄然诘莫非。

几位使节有的骑马,有的步行,各自归去。对于学习天朝礼节轨制,统统番国中,倭国和辰韩是最主动的。此次清谈,各位使节都表示得很活泼,只要倭国使节海藤川一很沉闷。

朴熙金觉得他对于玄理还是没有了解通透,因而便讽刺道:“海藤大使想必另有未体味透辟之处,这也无妨,有甚么不懂的,固然跟我说,你我好歹也算是邻邦,我会不吝奉告的。”

“哈哈哈哈。”刘莽纵声大笑,“弱肉强食,亘古稳定之道。华人虽自我标榜礼节之邦,但却深谙此中。当年战国狼籍,五雄七霸,几经改换,谁强谁就是盟主。没有永久的盟主,只要永久的气力。我等外族,认华报酬天下主,自汉武以后已数百年矣,若公然天朝式微,谁还会甘心认这个宗主……”

“若果然有误国误民之处,咎大莫及,如何能说是功德呢?”朴熙金不解隧道。

“呃……”荀宝想不到这个摩揭陀人对玄学这么熟惯,竟令本身无言以对。

“公子善谈《老》、《庄》,莫非不知,老子云:域中有四大: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且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天然。道虽包含万象,人虽纤细卑末,倒是一理贯之的。”

“投胎的这个意义我懂了,但你刚才说‘或是生做别的的甚么’,莫非除了人,还能做猪吗?”

夏侯门听到这里,插口道:“说得这么别致,实在还不是一样的?你们摩揭陀,死了人以为灵魂不死;而我们华人把死去的先人称为鬼,供奉在各自的家庙中,不也相称于没有灭亡吗?”

面对刘莽的指责,迦摩笃全无喜色,面色安静隧道:“这位使节不要起火,且听我渐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个玄理,方才那位施公子已经讲得很透辟了,可惜诸位不能了然。若用世俗之语,贫僧也无能为力。贫僧之以是扯进异教,并不是要鼓吹异教,而是想借助一点异教来解释这个玄理罢了。好吧,我们言归正传。就像施公子所说,道包含有和无两种状况。一样的,人亦包含精神与灵魂两种状况。人比如是道,精神比如是‘有’,灵魂比如是‘无’。人必须是依靠精神的产生而产生,而内里表现其本质的倒是灵魂。以是说,‘无’是道的本质,道通过‘有’来表示,‘有’的详细情势当然就是天下万物了。”

这个话题很深切,令其他的人一时难以了解,乃至有种莫名其妙的感受。还是朴熙金,用非常无所谓的口气搭话道:“你管那么多干甚么?总之,天朝风行甚么,我们就学习甚么。管它甚么受追捧呢,哪怕明天梵学风行,我们还是还是跟风!”

其他使节也跟着道:“我等世世奉天朝为宗主,岂敢怀有叛变之念,你可知说这话的结果吗?你本身无足轻重,但是你代表的是你的全部部族,不是耍的,你可要想明白!”

迦摩笃一点头,回身面向大众,手指荀宝,大声说道:“这位公子所说的‘道不成言,言而非也’,本身乃是一句极扼要精通的话。不过巧的是,我梵学当中也有近似的话,就是‘佛曰:不成说’。二者意义大略附近,都是说高深的事理不成明言,要本身材味才行。由此可见,不管是西域梵学还是中原玄学,在高深实际方面有共通之处,有异曲同工之妙……”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