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千金散尽(一)[第1页/共3页]

入夜后,杜如晦果然未归,穆清使了阿柳去坊前望过,留守府衙尚灯火透明,确是今晚不错的了。不久戌时已至,守更点的人已报过一更。穆清唤来阿达,令他往城北她与长史夫人商定之处悄悄跟着。

公然不过半日,遥遥地便能瞥见巍峨高大的城楼,编插王旗。城楼被骗值的兵夫,事前接了信,早早地清了街面,不准布衣肆意穿越,收支城门只得从侧角门行,空出主道,迎入军队。

阿柳那里懂这些,听得云里雾里,出去点头,也不晓得该应甚么。

“怎不随军走了?”穆清撩起帘幕问到。

行至北地郡境内,不出两日,那驾囚车便不见了踪迹。贺遂兆过来与她说话时提及,只说张长史惧罪自戕,因气候酷热,不能久停,便派了飞骑向东都报信,应准了当场埋葬。穆清兴趣缺缺,并不肯多说,他提过就罢了,无人再言及张长史一案。

长史夫人皱眉说,“我怎的从未听过。”旋即又有了几分欢畅,“说不得要由我陪mm这一遭的。”

在路上紧赶慢赶地行了几日,这时节本该是麦浪翻黄,谷穗低垂的时候,这一起,竟是田无良田,满目标坟茔有如一块块补丁,散落在田边地头。或有几片经心耕作过的,也不过是稀稀拉拉,无精打采,且田间劳作的几近全为农妇。

打发了阿达去后,她又在院中独坐了半晌,月已渐偏西,杜如晦仍未归。她又再感喟,惊觉本日竟不知叹了多少回,遂苦笑着摇了点头,慢悠悠地回屋去睡下。

他出门后,穆清在前院后院转了两圈,瞧着也没甚么好清算的,带来的财物也散尽了,毕竟不过是些衣物战役常所用的罢了,另有多添出的一口人,是初到弘化郡时买来的一个小丫头。年纪与阿云阿月相仿,问过她可情愿自归去,她却道不知父母亲族安在,是自小被卖出来的,原也吃过些苦,现在跟了娘子好轻易舒心些,再不肯走的。穆清见她实在勤奋,便依着阿云阿月的名,顺势将她唤作阿星,收在了身边。

第三日天甫透亮,唐国公整肃了二万军兵,浩大荡地出了城门。还是是两队马队,两队司旗官开道,唐国公身后跟着李世民杜如晦等人,再今后便是骁骑营的精兵,只这些精兵早两日已被悄悄撤换成另一批,真正勇猛善战的皆被留在了弘化郡的驻虎帐内。

“mm可莫要忽视,子息自是最要紧的。”穆清回过神来时,她正抬高了声音,密切道:“眼下当然年青,可毕竟能年青个几年?姊姊也是苦过来的,听一句劝,从速多生几个孩子才是端庄。”

再行一两日,外头的景象渐好起来,官道也宽广平实了很多,世人皆知,东都已是不远了。

长史夫人连声应了,二人悄声说定了彻夜相见的时候和处所,穆清又丁宁再三,万不成再奉告第二人的,听她定定地承诺了,方才放心。再说过一会子话,长史夫人便辞了先行回府。穆清心中替她感念了一回,与阿柳道:“她终也是叫那些虚妄的名利苛虐了,可见名利二字甚是短长,堪比毒药利刃。”

长史夫人倒并不介怀,只一味的干脆着不舍的话。她为人虽俗气踏实,心眼实不坏的,到底是个平常的妇道人家罢了。想起今早杜如晦临走前的叮嘱,那就是今晚,她便要蒙受一场切肤剜心的伤痛,而这场离殇,与她全脱不开干系。想到此处,穆清蓦地心惊,倘或唐国公再狠心些,只怕连这母子二人亦不能幸免。

穆清心头倒是一酸,差点没叹出声来。看长史夫人眼下这情状,张长史应还未出事。“我也是才刚得的动静,比姊姊快不了几个时候。这正慌手慌脚的清算着呢。”说着忙唤了阿星倒来茶水。“我这里正乱着,也不及制那酸梅酪,只得委曲姊姊饮几口粗茶了。”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