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问陛下,还再“加九锡”否?

细细想来。蓟王当世豪杰,磊落开阔。所思故所想,所言故所行。表里如一,又何必讳饰。先前只增封三县,世人皆觉得恩薄。陛下欲加九锡,却拒而不受。只求再得二县,乃真脾气使然。

那么,蓟王何所求?

“老奴领命。”曹节叩拜。

临乡,蓟王宫。

何如民气隔肚皮。

备思前后。终换作一声长叹。普天之下,敢明目张胆,跟陛下还价还价者,唯蓟王一人耳。

周时加九赐,无关帝位。直到王莽时,“加九赐”才变得别有用心。王莽欲篡汉,然时人皆觉得,汉朝乃天命所归,王莽本是汉臣,若冒然篡位,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国不正。国不正则位不稳。为名正言顺,王莽这才炮制加九赐,作为称帝的前置。加九赐后,王莽统统“如天子之制”,终究篡汉。

用后代的话来讲,这就是个坑啊。

陛下以“九锡”加蓟王。乃是以王莽故事,试之。

一言蔽之:领受九锡,闪现野心;拒而不受,埋没野心。因而,受与不受,皆不能令陛下放心。陛下若不放心,蓟王又岂得放心。

转而再想。蓟王此举,当深得圣心。蓟王之真情意,字里行间,历历在目:孤不要陛下万里江山。然千里封国,多多益善。

“九锡”,周朝已见记录。《公羊传・庄公元年》:“锡者何?赐也;命者何?加我服也。”后有注疏:“诸侯有德,当益其地,不过百里,后有功加以九赐。”周时,天子会授予在品德操守、武功武功等诸多方面,有极大成绩的诸侯,九种特别器物,便是“九锡”。

环顾群臣,这便和颜悦色,居高低问:“当增封那边?”

“知我主者,唯四丞也。”娄圭佩服。

百官交头接耳,并无贰言。

王莽始作俑者,后被孟德父子,发扬光大。禅位前加九赐,成为逼末代帝王“禅让而篡位”之标配。后有西晋司马炎、南北朝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隋唐杨坚、李渊、赵匡胤……如出一辙,大同小异。此举,亦成为后代权臣称帝的根基形式。

时至本日,孟德虽一定再有机遇。然王莽已开先例。

“此言甚善。”陛下这便点头:“明日早朝,将蓟王表奏公之于众。且看百官之意。”

如此庞大难寻的义理比武,差之毫厘的纤细拿捏,存亡一线的精准算计。自幼身居高位,称心恩仇的刘备,又如何能晓得。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殿中诸谋主,亦肃容回礼:“得遇明主,亦是我等三生之幸也。”

洛阳朝堂。

待群臣顺次观过,王太妃自帘后发问:“诸位觉得如何?”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