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谓大忠似奸。蓟王公开上表,磊落之心,日月可鉴。

正因事关严峻,朝议送达。刘备遂开(幕)府议。

“妙哉。”田丰欣然点头:“主公既为大将军,下设将军位,实属平常。”

不急。

“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便是此意啊。

略作考虑,荀攸言道:“当仿效主公‘辅汉’大将军称呼,将大营五校,擢升为大营五将。”

“四辅将军,同九卿,秩中二千石。偏将军,秩真二千石,裨将军,秩二千石。麾下五校,仍秩比二千石。”刘备考虑言道:“幕府僚属,亦酌情升迁。设左、中、右三丞,秩中二千石;左、右二丞,各设左、右二仆射,秩二千石,分掌四都护府,中丞总领辅汉幕府。另设左、右将兵长史,为幕僚之长,秩真二千石,附属幕府中丞;下设左、右处置中郎,分掌诸曹,秩二千石。军司空、军正,皆为中二千石。”

沮授亦道:“如前军校尉,可擢升为前军将军。后军校尉,自当擢升为后军将军。”

居高远传。十里函园,乃至洛阳四郭,皆可听闻。

“公达,言之有理。”沮授言道:“主公宜当将四征将军,划归麾下。”

四辅将军,皆可下设五校。换言之,辅汉大将军,幕府雄兵,直扩数倍。满编,十五万众。

“关校尉等,屡立军功。理应擢升。如张济之流,竟为卫将军。岂能让关、张,屈居其下。”贾诩言道。

这便下诏,命辅汉大将军,统御四方都护府。因而乎,辅汉大将军权柄,亦渐清楚。今,代行大将军之职。统御天下兵马。如有一日,朝廷另设大将军。当时,大将军统帅大汉十三州兵马,总摄十三州朝政。辅汉大将军则掌四方都护府,军政大权。为大汉藩屏。大将军主内讨。辅汉大将军主外征。合称:外征内讨。

“西域、漠北、**、东洋,皆悠远,不成牵涉主公过量精力。”贾诩言道:“若四征出五校,乃至大营兵力四散,函园守备必定空虚。”贾诩言下之意,若依朝议,四征将军出幕府五校。则必分兵边疆,戍守国境。乃至十里函园,兵力捉襟见肘。再有逆乱,恐无兵可用。

都护,乃雄职。类后代“总督”。军、政大权,一手把握。又远在边疆,山高水险,若起不臣之心,鞭长莫及。

军堡表里,欢声雷动。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