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尚书正欲开口。忽听有人高喝:“臣(弹)劾临乡侯,祸国殃民,大不敬之罪!”

“另一半胜利与否,全在陛下。”卢植答道。

这些,上疏中写的清楚无误,陛下都能看懂。

上郡、北地等边郡,皆不敢粗心。恐怕这股逆贼冷不丁又从那边冒出,苛虐百姓。

题目是:“‘着匈奴衣’胡,究竟是何人?十万羌人,今又归那边?”

汉羌联婚。如汉胡联婚一样。临乡高低,乐见其成。

刚在长安城下撞了个头破血流。一夜之间忽又散去,再无乱军踪迹。

杨赐微微一笑:“不久前,临乡侯代‘鲜卑十四部’上疏,请立‘上郡奢延属国’。奢延与北地毗邻。臣猜想,‘鲜卑十四部’必与此事脱不了干系。至于十万羌人归处,临乡侯自当一清二楚。”

“陛下圣明。”杨赐这便出列。

“临乡侯乃门下高徒。不知卢尚书又如何对待?”

“若陛下准临乡侯所请,设立上郡奢延属国。将‘鲜卑十四部’安设在奢延水沿岸。便即是在上郡羌人后背,放一只猛虎。可随时堵截北地、上郡、五原诸羌的勾连。且有抄掠十万羌人之事,羌人和鲜卑,必心生间隙,不能互融。此乃其一也。”

“司徒且速速道来。”陛下大喜。

洛阳朝堂。

“臣在。”卢植稳稳出列。

陛下也懂了:“在沆瀣一气的东羌背后,埋下两端鲜卑猛虎。此便是‘驱虎吞狼’。”

陛下欣然一笑:“三辅东羌既定。即是断河西羌胡一臂。西域另有一支乞伏鲜卑。怕是临乡侯用来对于河西诸羌的吧。”

陛下这几日亦非常担忧。

羌天灾乱,风险日久。乃今汉第一大毒瘤。三辅一地,更是饱受涂炭。汉人纷繁内迁辟祸。大好国土,千里良田,皆化为乌有。北地郡又是羌人立国之地。听闻北地羌人又反,三辅震惊。

“本来如此。”司徒杨赐这才幡然觉悟。

“那另一半又当如何?”陛下问道。

因而,纷繁转向家中妙龄后代。

太夫人有言在先。家中妇人,皆已结婚者,不成复娶。

后有西凉刺史六百里上疏。言辅汉将军、西域长史,临乡侯居延大捷。阵斩拓跋诘汾与拓跋侩,杀敌千余。俘虏数千。已解陇西之乱。正厉兵秣马,择日便将出肩水金关。剿除祸乱西域的乞伏鲜卑,疏浚西域商道。

“如何驱虎吞狼?”陛下立即抓住重点。

陛下闻声昂首。不由一愣:“刘御史?”

临乡官吏,皆能吏、循吏、干吏。为官大民风一旦构成。纵有个别赃官贪吏想兴风作浪,却已无立锥之地。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