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孝所言极是。”蓟王安抚道:“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善莫大焉。”

《礼记·祭义》:“推而放诸东海而准,推而放诸西海而准,推而放诸南海而准,推而放诸北海而准。”便是谓将蓟国轨制“放之四海而皆准”。

中原筑城史,源远流长。都会化率,更是首屈一指。环顾宇内,四海无有出其右。蓟王又将城邑服从,再次放大。借助大汉门路及车马上风,撤村并邑,二城虽相隔五十乃至百里。泛舟乘车,半日来回。城外支渠四通,水网纵横,农夫乘坐屉舟穿越来往,借水运,更加迅捷。秧苗、稻谷、禾鲤及稻草,皆可船运入城。吊运装车,送入自家晒场,及水利磨坊等,各凭所需。效力远非人力可比。

刘备高居长官,俯瞰合座群臣。一时感慨万千。

遐想当年,刘备雇苏伯重修老宅,又建楼桑,再造临乡。并六县为国,增封二十县余。蓟国营城术,之以是冠绝天下,又何尝不是得益于,举国之力。

辽海郡,辖四县。沓氏、金州、海阳、临渝,四县隔海相望,环绕辽东。数年前,二十万高句丽,分置海阳、临渝二县,充分人丁。沓氏、金州二县,因扼守东、西半岛水路,又是长年不冻之深水良港。四海船家,不竭北上。蓟国十万船户中,有过半落户在西沓津,东金州二港。二港背靠辽东半岛,城池向本地辐射,新筑官道,可入“滨海道”,左通辽西,右入蓟东。刘备已命郭芝,沿燕山东麓,筑雄关。因依渝水而建,故名渝关。俗称临渝关。恪守半岛咽喉。有关必有“税”。输往辽西商队,出此关时,皆需足额交税。

水上船宫三足乌,泊入临渝港。辽海守郭芝,携一众属吏,登船接驾:“臣等,恭迎王上。”

“主公明见。”岑晊涣然冰释。

乃是无可匹及之“最后的传火者”。保护初火的巨大帝国。

所谓奇技淫巧,避恐不及。之以是对墨门赶尽扑灭,究其底子,还是迷惑不解。因而望而生畏,敬而远之。

“衍长,免礼。”刘备伸手搀扶。蓟国千里国土,水陆并进。乘公船,一日可达。都水署与都船署,合力确保航道通畅。逢朝会,百官夜航,鸡鸣时便可泊入南港。换乘公车入王城,自不误早朝。亦不误沐休。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