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楼桑·完』。

立冬前,终究到达白湖。

只等他晋爵乡侯,封地扩大,便有充足地盘建屋。

楼桑武具,实在看着眼馋!

刘备心系楼桑,这才吃紧忙赶回。幸亏涞水长年不冻,夏季亦能行船。

现在见他班师,怎能不喜出望外。

刘备笑着,不急。

现在蛮乱皆平,这才抓紧清算政务,挂印而去。恩师不重宦途,却重学问。

但连平两次兵变,斩首数千,论此功封个乡侯应当充足。

楼桑高低,包含学坛几位大儒,皆是如此猜想。

说着,又命人取来《兵器薄》交与陶县令:兵器铠甲,乃从九江武库调取,损毁丢失皆有账目可循。现在刀剑入库,人我却要带走。数月来,兵卒与我同甘共苦,休戚与共。不忍舍弃,又不忍卸甲后为仇家所害,便想一并带回楼桑。请明庭(县令的尊称)照实上禀。(刘)备,深谢。

陶县令肃容下拜:少君侯披荆执锐,扫荡蛮乱,有大功于社稷。今卸甲归乡,却不带走寸铁,此心可昭日月。下官自当为少君侯禀明。

耿雍和崔钧却面露迷惑。先前少主复爵亭侯,亦有车队。现在擢升乡侯,为何只来寥寥一车数骑?

刺奸仓猝来报。

若能久居淮泗,蛮汉或无需百年,便可融成一家。只可惜……

虽有崔廷尉手书提示,刘备却仍非常猎奇。放眼涿县境内,除了西乡和阳乡两地,我家陛下还能把我封到哪去?

刘备谢过不提。

参军数月,刘备深受磨砺。行军下寨,调兵遣将,皆故意得。就连整日刀不离身,保护他的乌莲,也凭生出一股锐气。

等陶县令闻讯赶来,见到刘备方知,少君侯要与恩师一起解甲归田。

刘备乃是亭侯,并无官职。随时能走。将城防军务皆交由郡都尉和郡国守军,这便打包辎重,择日拔营出发。

耿雍、崔钧,皆赶来相迎。将恩师送退学坛,这便回府拜见母亲。

见周泰还为那成分裂甲胄可惜,韩猛这便笑道:归去论功行赏,少主必赏你一套楼桑兵甲。

这便是士人风骨。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来去皆风骚。

安扎在西林邑的山蛮、水匪家眷,与乌桓多有争斗。不过是踩踏牧草,偷食牛羊,诸如此类。刘备让麾下刺奸贼捕严加查处。鞭挞、棒打,赔钱赔罪不提。周泰、蒋钦脸上无光,更是亲领精兵日夜巡查,收敛亲族,恐怕动乱产生。

众皆大喜。不等周泰开口,蒋钦便急道:此言当真?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