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摆布皆退。董重这才私语相告。

“回禀太皇,董太师言,愿表我为大将军。共掌朝政。”董卓照实相告:“并请二位太皇回京,垂帘称制。”

闻董重千里来投。

“既如此,骠骑可自去。且回董太师,朕等,尚无归期。”

见二宫太皇无语。

董重又道:“太师又言,天下公孙既为一家,天下董氏亦是一家。今董侯为帝,太皇亲手养大,焉能弃之不顾。”

“董卓何意?”董重四周游说,董太皇焉能不知。故先有此问。

“抢先奉告王太妃。”窦太皇又道。

帘内二宫太皇,相视无言。

董太皇仍强辩道:“本日无门子(注①),焉知明日亦无哉?”

蓟国大汉一藩,董重焉能不知。何如自家人知自家事:“蓟王宽法严律,明以照奸。蓟国吏治之腐败,人间罕见。然,想我非治世之能臣,亦非乱世之枭雄。且我董氏一门,更非蓟王姻亲。蓟王三百子嗣,无一人出我家门。如何繁华?”

“喏。”董重怏怏不乐。正欲辞职,忽又想起一事:“董太师还言,若蓟王奉献如旧,可并入勃海国。”

“且自去。”董太皇言尽于此,颇多腻烦。

窦太皇柔声言道:“长姐既有定论,小妹自当顺从。自先帝崩后,短短数载,已历三帝。此非社稷之福。常闻今汉气数已尽,幽冀之间,当出明主,三兴炎汉。董骠骑若求一世繁华,何必舍近求远。”

“不如同入司寒馆,了此残生。”窦太皇似有定夺。

董重又看窦太皇。

反倒令窦太皇刮目相看:“先前难舍大繁华。现在为何弃如敝屣?”

见此事亦袖手旁观。董重不乐:“先帝《起居遗诏》,本就立贵子为帝。今太师拨乱归正,乃奉诏行事也。太皇如此行事,恐非先帝所愿。”

话说。自晓得《起居遗诏》,已入蓟王之手。董重遂办理行装,轻车上洛。诚如二宫太皇所言。董卓知有此诏,足可安枕。

“董卓先强求上公之位,今又自封丞相。执宰朝政,一人之下,千万人之上。如何肯分权与你?”董太皇嗤鼻一笑。

待蓟王公之于众。满朝文武,自会弹冠相庆。未曾想,董太师所作所为,竟是奉诏行事。既安抚朝野高低,又堵悠悠众口。董卓只需结好蓟王,当后顾无忧。

“可也。”董重毫不见外。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