蓟国稻作季季大熟。外洋寄田,亦渐止损。何愁缺衣少食。

八月案比。单汉中一郡,便有十余万户,足有五十万众。“汉川之民,户出十万,财产土沃,天府之国”。可谓实至名归。

“刘益州之事,该当如何?”知子莫若(养)母,史夫人求问。

岭南亦如此。

深切蛮区,都护府会择计谋要地,驻城塞障壁。为都护府所直辖。

万幸。山中很有谷地,亦多蔬果充饥。终不至饿死。然若比南醴、南廉港中船户,可谓云泥之别。蓟王立司炎馆,分融氏县。将十万大山,包含此中。筑路通渠,营城圩田。再加坐拥表里循坏水路之便。便是百万公众,齐出大山。亦足可自养。

须知。类比西域都护府,领护西域诸国。西域诸国,乃“王治其国”。都护府,虽分门别类,为诸国登记造册。然册中城邑、兵马、人丁、田宅等,皆不直属都护府。仍为其国统统。

公然如此。

凡各百姓人,合法依规,落户都护城邑。各国主皆不成强留。同理,如有都护治下民人,迁入各国,都护府亦大开便利之门。

益州,郡十二,邑百一十八,计百五十八万(1582,601)户,七百五十万(7509430)口。黄巾之乱,益州并非重灾区。更加中原大乱,关东流民十万户,避入益州。天府之国,气力不减反增。一州之力,可比关东,江左。

史侯当有此叹。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今汉气数将尽,民气机乱。除我蓟王,再无纯臣。

先前徼外百蛮,估曰八百万众。蓟王笑言,只多很多。

史侯,若将益州收为己用,当可与关东、江左,相对抗。待觅得良机,迁都洛阳,亦非痴人说梦。

各项律令,西域人尽皆知。

岭南都护府,治融氏县。南醴、南廉二港,并榑木城、九津港,皆为都护府所辖。十万大山,内里百姓,拖家带口,日有百户乃是千户来投。各国主听之任之,乐见其成。

“益州处置贾龙,其人如何?”史侯又问。

三南蛮国,亦如此例。蛮国各自独立,却共受岭南都护府,领护。蛮国统统治政,皆出蛮王。然却受都护府监督。治国行事,不成有悖汉蛮大义。如有不尊号令,叛国投敌等重罪。蓟王可传檄声讨,或命都护府出兵讨伐。待治蛮王之罪,再立新王。循旧例,新王多出蛮国侍子。自幼入京,习汉礼汉仪,书汉文汉隶。举手投足,与汉人无异。自当与大汉同心。

现在,西域百城,皆附属于都护府。凡此城周遭百里以内,诸国兵马皆不成擅入。如有作奸不法,逃入都护城邑。即便十恶不赦之重罪,国主亦不成派兵入城缉拿。当由大使馆,通报详情,转呈国书。再由都护府命令缉捕。若各百姓人,于都护城邑内犯法,则由都护府兵,亲身缉捕归案。各国不得包庇。

史侯非我蓟王。“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之于“族类”认知,便是所谓“华夷”,当真小器。更加蓟王将南中、荆南、岭南,合称三南。立岭南都护府,蓟王尊号“三南天王”。三南蛮区,皆归蓟王领护。故史侯亦不敢等闲介入。

“喏。”史夫民气领神会。

更加史侯奉五斗米。将五斗米徒众,悉数收编入户。此中不乏羌氐诸蛮,更有天下信众举家奔投。与蓟国兼容并蓄,海纳百川,异曲同工。假神鬼之力,弥合族群鸿沟。

“为人豪勇,素怀忠义。”史夫人所言非虚。

只因种辈浩繁,山中地少。常为衣食而起争斗,时出性命。不如放走,自餬口路。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