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了得。

盐田之事,虽未公之于众。然蓟国高低,且皆有传闻。蓟王天家麒麟,盐田之法,既出王上之手。又经将作馆考证,必不会有差。

百万三韩,便是人力之源。

在刘备看来。不管煎煮、晾晒,道理实在都一样:“蒸发结晶”。

上计令陈逸又进言道:问过薮中渔翁,渤海湾日晒充沛。满打满算,百万盐田,年可得盐一千六百万石。

然百万亩盐田,盐户何来?

竟不知,产量如此之高。盐田一亩,年可得盐十六石。

究竟上,时下盐民煎盐,相称辛苦。

公然天佑我也。

得蓟王神鬼乱舞版图,将作馆不敢怠慢。立即动手研发晒盐技艺。

两边辩手,引经据典,振聋发聩。再合国政,旁听学子们,纷繁觉悟。

两位国相,仓猝调派人手。前去二县,围海造田。

若真如上计令所言,那便是“百亿之利”。

王上名“备”。向来万事皆备,果不奇然。

四海船商,赶在冰封前,满载而归。蓟海内河航运,却耐久不息。接送各城职员物质来往。转运粮秣到各处城仓、虎帐,乃是重中之重。夏季施工,蓟国能工巧匠,早已熟络。物料齐备,人手充沛。薮中大建,合法适合。

今忽闻,有百亿之利,横卧在渤海上湾。

以煮盐为生者,称“盐户”。亦是编户齐民。关于盐田的制作之法,战役常一样。蓟王手画图板,交由将作馆一众大匠师自行参悟。蓟王在板上留书:“盐田类水田。将海水引上滩涂,筑坝积存。日光曝晒,‘盐晶’自出。”

不出不测,“蓟盐”当紧随“蓟茶”、“蓟马”、“蓟书”、“蓟铁”等,成为丝路新名产。

不毛之地,可解燃眉之急。如何能不欣喜若狂。

陈氏门中五子,皆入薮中为一县之长。掌治下各城督造。未退隐前,五人已为练习生,对政事非常熟络。加上又是崔寔、刘宠门内高徒。治政安民,亦故意得。

远超书报一千万石的预估。

换言之。每亩盐田,年产食盐十六石。盐价高于谷价。盐产高于田产。雍奴薮,真乃渤海明珠。有大利于百姓。

刘备也是一惊。只知后代长芦盐场,非常驰名。芦台场合产之盐,可谓海盐佳品。色白、粒大、质坚、味原,因此有“芦台玉砂”之称。

听闻长芦、长汀二县,三百里寸草不生的盐渍海滩,可劈出百万亩盐田。亩产十六石,年可得百二十亿钱。

不日回报。

蓟国种田,实在不苦。从耕作到收割,皆有畜力构造器。何如盐田,乃草创。先时必以人力为主。若以一人一亩计,当需百万之众。若一人十亩,亦许十万壮劳力。

十一月末。大河、渤海,接踵冰封。然巨马水仍绿水长流,奔腾向东。

称中平元年。

书报主公。刘备大喜。这便命上计署奔赴长芦、长汀二县,实地测量,预算。

“晒池”类比梯田。乃是指从滩底到滩上,层层构建的盐田。因势利导,因地制宜。设七层或九层。

王上又不准举高谷价。天下缺粮,奇货可居。却仍作价三百蓟钱。铸币亦需质料。不管是东凌矿上铜锭熔炼开采,还是两汉旧币新铸,皆受时限。

都船与都水二署,调拨人手。错开供暖岑岭,适时开启阀门,注入热泉,为河道升温。

蓟国度大业大。左支右绌,积少成多。笔笔皆是天文数字。特别是陇右流徙羌人。若四年期满,不肯再留牢城,携庸金返归老寨。巨款当如何渡支,乃压在二国相心头的,千钧重担。

海盐,最后制取,乃是“煎”、“煮”法,用盘为煎,用锅称煮。史称“煮海为盐”。《管子》载:“暮春之初,北海之民即煮海为盐”。《周礼》亦载:“幽其利鱼盐”。

Tip:拒接垃圾,只做精品。每一本书都经过挑选和审核。
X